月明何处乱啼乌,坐久徒怜永夜徂。
千里关山双雪鬓,百年城郭半烟芜。
穆生谢病先辞楚,张翰知机远忆吴。
衰晚不如归隐好,故山随处且樵苏。
【注释】
月明:月光明亮。乌:乌鸦。徒:白白地。徂(cú):逝去,消逝。双雪鬓:两鬓皆白。城郭:指京城。穆生、张翰:分别指汉代的贾谊和三国时的张翰,都是辞官归隐的贤人。衰晚:年老。樵苏:砍柴采野菜。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清秋月夜怀念古人,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抒怀旧之情,全篇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开头两句写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何处乱啼乌”,是说自己独坐无聊,看见乌鸦乱飞乱叫,不禁生出愁思。这一句是写眼前所见,也暗含着诗人自己的心声。“坐久徒怜永夜徂”,写自己因孤寂而感叹时光的流逝。“徒”是徒然。“永夜徂”,即长夜难明,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孤寂。诗人以“徒怜”来表示他的悲愁,用“徂”“永夜”来表现他内心的苦闷,都写得十分真切,深刻感人。
第三联紧承上一句,写诗人的感慨。“双雪鬓”指两鬓如雪,形容年老。“烟芜”,指草木茂盛,烟霭笼罩的景象。这里既点出时当深秋,又写出诗人心情的苍凉。“百年城郭半烟芜”一句,是说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感到自己像被烟云遮蔽了半壁的古城一般,不免要产生人生短暂、功业无成的感慨。这一句中包含有作者对于当时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第四联抒发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及向往之情。“穆生谢病先辞楚”,“穆生”指西汉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自认为才学不及古人,于是称病辞官,去湖南长沙隐居;“先辞楚”,意即首先辞去长沙王太傅的职务。“张翰知机远忆吴”,据《晋书·张翰传》载,东晋时张翰见秋风起,想起故乡的鲈鱼脍汤面,便弃官而归。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说自己也想效法张翰一样,远离仕途,归隐田园。“知机远忆吴”,意谓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开朝廷、回到家乡。
最后二句写诗人晚年的愿望。“衰晚不如归隐好,故山随处且樵苏”,意即自己年纪老了,不如归隐山林来得自在安逸,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荣华富贵呢!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