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华发两相催,眼底烟尘郁不开。
太息有人趋玉食,可怜无地筑金台。
城边向晚黄狐立,海外何年白雉来。
万事何如一醉好,且须洗盏酌春醅。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逐句解读:

  1. “流年华发两相催,眼底烟尘郁不开” -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如同流水般悄然逝去,而人已到了晚年,岁月的痕迹愈发明显。眼中的世界变得模糊不清,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无法看清,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压抑。

  2. “太息有人趋玉食,可怜无地筑金台” - 诗人感叹那些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他们享受着荣华富贵,却无法体会到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他们如同建造了华丽的舞台,却失去了真正的归宿。

  3. “城边向晚黄狐立,海外何年白雉来” - 这里通过“黄狐”和“白雉”的比喻,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黄狐在城边徘徊,仿佛在寻找什么;白雉则出现在遥远的海外之地,象征着无法触及的美好与遥不可及的期待。

  4. “万事何如一醉好,且须洗盏酌春醅” - 诗人认为,面对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困境,最好的解药就是一醉方休。在这里,诗人选择用春酒来洗涤自己的心灵,以期得到片刻的宁静和解脱。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苦乐参半,以及对现实不满和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岁月、功名、孤独等主题的深入挖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