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曾无长者车,一身奔走岂安居。
谁怜杜老常为客,我怪洪乔不寄书。
烟色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
溪山咫尺风尘隔,却忆情人会面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五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象和情感。

诗句注释:

  1. 门外曾无长者车 - 意指门前没有尊贵客人的车驾,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落寞。
  2. 一身奔走岂安居 - 表达了诗人四处奔波、不得安宁的心情。
  3. 谁怜杜老常为客 - 杜甫以漂泊不定的生活为常,这里诗人用“杜老”自比。
  4. 我怪洪乔不寄书 - 洪乔(陶洪)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之一,此处诗人对洪乔不来信表示不理解或失望。
  5. 烟色春归杨柳底 - 描述春天来临的景象,柳絮随风飘散。
  6. 雨香红入杏花初 - 描写了杏花盛开时的情景,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7. 溪山咫尺风尘隔 - 形容山水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因战乱而无法相见。
  8. 却忆情人会面疏 - 回忆起与爱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但如今却是如此疏远。

译文:
门前未曾见到高贵客人的车马,独自奔波哪里能寻得安身之地?
谁会怜悯我像杜甫那样常年客居他乡?我却觉得洪乔不回信让我难以理解。
春风中柳絮飘飘,雨后杏花初绽芬芳。
山水虽近却因乱世阻隔,令我怀念与爱人的重逢。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多次提及自然美景,如“春归杨柳底”、“雨香红入杏花初”,这些描绘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杜老”、“洪乔”,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然而,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抒情色彩也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