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羯鼓弄春杯,席上才看半作堆。
争似君家屏障里,年年岁岁有花开。
【注释】
沉香羯鼓:用沉香木制成的羯鼓。羯鼓,古代的一种乐器。春杯:指春天的酒。才看半作堆:指酒杯里的酒已经喝去一半了。君家屏障:你家墙上挂着的画。
【赏析】
此诗为咏海棠之作。前两句写海棠花盛开时的景象。后两句以设喻,赞美主人家中有如画的海棠,并以此自谦。全诗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沉香羯鼓弄春杯,席上才看半作堆。
争似君家屏障里,年年岁岁有花开。
【注释】
沉香羯鼓:用沉香木制成的羯鼓。羯鼓,古代的一种乐器。春杯:指春天的酒。才看半作堆:指酒杯里的酒已经喝去一半了。君家屏障:你家墙上挂着的画。
【赏析】
此诗为咏海棠之作。前两句写海棠花盛开时的景象。后两句以设喻,赞美主人家中有如画的海棠,并以此自谦。全诗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牵牛星在皇宫的南面,织女星在皇宫的北面。天上的星星在动,地上的铜钱也晃动。 鳷鹊在空中盘旋,月亮在天空中慢慢移动。没有什么才能而感到惭愧,虚度了百亩良田。 绵思到中午,不敢继续写下去。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在成都草堂期间,创作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歌,但这时他已年近花甲,诗才大不如前,所以作此诗以自警。 “牵牛”二句,点出题意。牵牛和织女隔银河相望。古人以为牵牛
【注释】 苍茫:茫茫。吴楚:泛指吴越和楚地,这里指淮河一带的江淮之间地区。会:汇合、相遇。纵横:交错纵横。淮坂:即淮水之岸。流:奔流。渚:水中小块陆地。芳杜:芳香的花。洲:岸边的小岛。扬旌:扬起旗帜。朱楼:红色的楼台。张猎:打猎。幽:深远。献功效大兕(sì):献上效力很大的猛兽,即犀牛。大兕:犀牛。亦致公子裘:也带来公子的衣服。消摇:闲适自得的样子。足为乐:以悠闲自在为快乐。何嗟:何必感叹
【注释】 1. 山谷读书台:指山中读书之处。 2. 昔贤已去远:指历史上的贤士已经离开很久了。 3. 荒台遗高丘:指荒芜的读书台遗留在高山之上。 4. 跻攀陟其巅:登到山顶。 5. 简册亦何有,荆榛亦何稠:简册书籍又有何用?草木丛生也何其多。 6. 清商振林薄:清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7. 灏气凌高秋:浩荡的气势直逼秋天。 8. 黄叶坠我前,寒蝉鸣啾啾:落叶落在我的前面,寒蝉鸣叫个不停。 9.
太平兴国寺柏 二仪表嘉瑞,孤根托汉坁。已知支干古,谁徵疏凿时? 元泉吐灵液,玉露濯华姿。间侧七宝树,比拟万年枝。 愿奉苍苍色,千秋长若斯。 注释: 1. 二仪:指天地,古人认为天为阳而地为阴,所以称二仪。 2. 二仪表嘉瑞:指天地之间显现出吉祥的征兆。 3. 支干古:指树枝和树干的历史久远。 4. 谁徵疏凿时:意指是谁在疏浚河道、开凿山石时发现了这一景象。 5. 元泉:指从地下涌出的泉水。 6
这首诗是汉代的诗人李陵创作的。 汉武射蛟台 楼船向南方征战,冥冥之中控制着穷山和河流。 皇帝在潜岳区驻扎,祭拜玉器焚烧香木。 山泽津辽都很辽阔,完成使命之后返回。 鸾旗升到高冈上,眺望八方隘塞。 大江茫茫去不息,波涛排山似雪山。 毒雾白昼昏沉沉,馋龙吐出饥饿涎。 期门射生士,冯高成控弦。 独取金仆姑,一发中其颠。 阳侯驱罔象,安流净渊渊。 锦帆张景风,箫鼓际远天。 归来朝明堂,簪组联貂蝉。
【注释】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建章宫:汉宫名,在长安城西,汉武帝时建造。哀鸿:悲鸣的鸿雁,这里指大雁。感君思亲味:指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恻恻:形容心情忧伤。 【赏析】诗以“夜坐”为题,写诗人夜晚独自坐在室内,思绪纷乱而难以平静,于是借景抒情,写下这首诗。 首联“片月生碣石,微光挂玉弓”。月光从碣石山上升起,照在了挂在墙上的玉弓上。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月光和玉弓,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注释】 1. 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一条重要山脉。 2. 柏树: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硬,纹理直,耐腐,有香味。 3. 蛟蜃:传说中龙的化身,这里用来形容大别山柏树的高大威武。 4. 虚空:形容天空无边无际。 5. 孤生:指单独生长的树木。 6. 半死反如桐:比喻虽然已半死不活,却依然挺拔如桐树。 7. 金炉气:指燃烧时散发出的香气。 8. 绮钱中:古代的一种织锦
南山赠隐者 你家住在南山下,那里的松柏长得怎么样? 打开窗户就通向云路,山势的起伏就像虚无。 木客采集薜荔花,怨恨的女子唱起蘼芜歌。 什么时候才能牵白犬,来见你在岩下读书? 注释: - 君家南山下:指隐居者所住的地方。 - 开阖尽云路:形容山势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 向背凌空虚:形容山体高耸、峻峭,仿佛与天空相接。 - 木客:这里指采摘植物的人。 - 薛荔花: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植物
【注释】 杀机:杀气。 无象:没有迹象,比喻隐而不露。 平陆:指平坦的土地。 苍生:百姓。 吮(shǔn):吸吮。 日驭经纷虹:太阳驾着缤纷的彩虹。 墟里间:村野里。 王官谷:周朝的王官谷,在陕西渭南一带。 【赏析】 此诗为诗人题画而作。诗写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时作者流寓长安,与张籍、王建等人交游。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王官谷”图卷上的山水
【注解】: 剡溪:浙江绍兴的一条河流,发源于会稽山。 沃洲:浙江上虞的一个岛屿,因盛产鲈鱼而得名。 扁舟:小船。 还: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诗人在山水间乘扁舟游历的情景。 前两句“水如剡溪水,山似沃洲山”,描绘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水为线索,将山与水巧妙结合,使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后两句“想见鲈鱼美,扁舟常不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咏井上桃花:这是一首描写井上桃花的诗。 本是仙源种,移来禁中栽。 为爱妖娇色,偏临露井开。 释义: 这井上的桃花是仙源的种子,被移栽到宫中种植。 因为喜爱它的妖娆美丽,所以偏要让它盛开在露井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井上桃花的美丽吸引了诗人的目光。诗人用“本是仙源种”来形容井上桃花的高贵和神秘,暗示它有着非凡的来历和独特的魅力。接着
注释: - 玉署挂新图,如君旧隐居:玉署挂着新画的图,就像你过去的家。 - 峰高托霞上,叶变是秋初:山峰高大,被晚霞映照在上面,树叶的颜色变成了秋天的样子。 - 游客看常在,溪声听却无:游客常常看到它,但是听不见溪水的声音。 - 只此同登望,岂必命柴车:只有这个地方可以一起登上高处远望,不一定非要用柴车才能到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送黄绍及第归江西 上林花落尽,东门饯别初。 游丝横辇道,金波溢镂渠。 含觞不能饮,踯躅此城隅。 念子正英妙,丹泉媚绿蕖。 翻然阻山岫,邈尔问离居。 芸阁谁同坐,蒲生孰共书。 时应有词赋,为寄北飞鱼。 【注释】: 1.上林花:上林苑是汉长安的皇家园林,这里指代皇宫。 2. 东门饯别:在京城东门外送别。 3. 游丝:飘动的丝缕。 4. 辇道、镂渠:都是宫殿中的道路和渠道。 5. 含觞(shāng)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模仿古代的文人风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昔在西京日:过去在西京的时候。西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 纵观质前闻:我仔细地观察并聆听前辈的事迹。 3. 皇皇九衢里:繁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九衢,形容街道宽阔而繁华。 4. 列第起朱门:高高的府邸门前,挂着红色的灯笼。朱门,红色的大门。 5. 借问所居谁:请问您住在哪里?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逐一分析。 拟古二首其一: 昊天转时律,大火西南驰。劲商发群籁,白露降严威。揽衣起视夜,明月鉴薄帷。翩翩征雁翔,唧唧寒蛩悲。红兰委芳采,柏叶亦离披。乔乔千丈松,孤生泰山隈。凝霜裂其肤,层冰断其柢。摧残若倾盖,苍翠终不移。草木有至性,明哲宜戒哉。 【赏析】 《拟古》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