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
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
羽翰如可致,细与问真源。

终南道士问汉碑 其一

柱史谈经地,终南古迹存。

神仙能间出,道德岂虚言。

注释:在终南山上,柱子上的史官谈论着经书,终南山的古迹依然存在。神仙之间可以出现,但道德并不是空话。

译文:在终南山上,柱子上的史官(指司马迁)谈论着经书,终南山的古迹依然存在。神仙之间可以出现,但道德并不是空话。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终南山上柱史谈论经书、仙人出现的诗作。首句“柱史谈经地”指的是柱史在终南山上谈论经书的场景,柱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负责掌管天文历法和书写文字的工作。这里以柱史的身份来描绘终南山上的历史和文化。次句“终南古迹存”,表达了对终南山上古迹的感慨和怀念。终南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美誉,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迹都发生在这里。因此,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终南山古迹的感慨和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第三句“神仙能间出”,表现了诗人对神仙存在的想象和向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神仙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引人遐想的概念,很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神仙的诗歌。第四句“道德岂虚言”则是诗人对道德的看法和评价。他认为道德并不是空洞无物的话语,而是需要在实际行动中去体现和实践的。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的严肃态度和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河汉秋云冷,城池海气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河汉是中国古代对银河的称呼,秋云冷则表现出秋天的凉意;城池海气昏则描绘了海边城市夜晚的景象,海气昏则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和美感,还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的内涵和意境。整首诗通过对终南山上柱史谈论经书、仙人出现的描绘,以及对道德的看法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道德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同时,通过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细节描绘,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