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上凛英雄,玉斗鸿门事已空。
何事封侯先雍齿,可怜纪信竟无功。

【注释】

歌风台:在今江苏沛县西南。

玉斗:指刘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与汉约中分天下,即归汉王,如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鸿门宴上刘邦按兵不动,项羽兵败后逃至乌江边自刎。事已空:项羽的鸿门宴和乌江之役都以失败告终。雍齿:刘邦的开国功臣雍齿曾劝韩信背叛刘邦,韩信听从其言,最后被刘邦处死。纪信:刘邦手下的一位大将,他在荥阳城破后,为了不使敌人发现城中的情况,便诈称自己要出降,结果被项羽所擒,最后壮烈牺牲。先雍齿、可怜纪信: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暗指历史上的刘邦。

【赏析】

《咏史 其二》,诗题是咏史,实际上是借史实来抒发作者对时政的感慨。“歌风台上凛英雄,玉斗鸿门事已空。”前两句写刘邦的歌风台,意在点明诗人要表达的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主题。玉斗鸿门事:指鸿门宴的故事,刘邦当时按兵不动而致项羽兵败乌江。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赞扬刘邦的英明果断,认为刘邦能从大局出发,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战争。

“何事封侯先雍齿,可怜纪信竟无功。”后两句诗人用两个历史典故来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是非不明和是非不分。先雍齿:指刘邦先于其他诸侯被封侯,这是事实。可怜纪信:指在荥阳城破后,纪信为了保全刘邦的性命,冒死出城投降,结果最后被项羽所杀。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刘邦封赏先有封侯者表示不满,对纪信的牺牲表示惋惜。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他对当朝统治者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正确处理历史的是非问题感到痛心疾首。

此诗通过颂扬刘邦的丰功伟绩和批评当朝统治者的是非不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识。全诗采用比兴、夸张等手法,语言简练、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