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凿山衣尽红,中男操舟惯张篷。
独山门外北风恶,白浪如天怖杀侬。
“大男凿山衣尽红,中男操舟惯张篷。独山门外北风恶,白浪如天怖杀侬。”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吕诚所作《荆溪棹歌四首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劳动生活的诗作。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
诗词原文:
大男凿山衣尽红,
中男操舟惯张篷。
独山门外北风恶,
白浪如天怖杀侬。词语释义:
- 凿山:指挖掘山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山地作业。
- 衣尽红:形容衣服被汗水浸湿而变红,暗示劳动的艰辛与汗水的多。
- 操舟:驾驶船只。
- 惯张篷:习惯于操作船帆。
- 独山门外:指的是位于某个山区之外的地理位置。
- 北风恶:强烈的北风,表达了恶劣的天气状况。
- 白浪如天怖杀侬:巨大的波浪仿佛天空般浩瀚,令人感到恐惧。
- 诗意解析:
- 第一句通过“凿山”与“衣尽红”描绘了劳动者的艰苦劳作场景,衣物因劳作而完全湿透。
- 第二句“中男操舟惯张篷”则展现了男性在水上劳作的熟练与从容,他们驾驭帆船的技能已经炉火纯青。
- 第三句“独山门外北风恶”,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处于一个偏远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 最后一句“白浪如天怖杀侬”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那惊涛骇浪,它们如同天空般巨大,让诗人感到害怕和无法承受。
-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元代劳动者面对自然环境时的坚韧与不易。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和对劳动者的深深敬意。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环境和人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不仅传达了劳动者的情感,还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诗作既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又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对《荆溪棹歌四首其二》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对劳动场景的生动描述,更是对劳动者情感世界的深刻反映。它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