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鹄峰头草阁悬,幽人爱此学长年。
地通瀛海川原润,天近扶桑日月偏。
何物笙箫来涧底,无端鸡犬下云边。
诸山尽处人间路,得意谁回急水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石宫》。下面是逐句解释:
- 鸦鹄峰头草阁悬:在鸦鹄峰(位于今湖北襄阳)的山顶,有一个悬空的草屋。这里的“鸦鹄”是指山名,而“峰”指的是山峰,通常用来形容山势陡峭的地形。
- 幽人爱此学长年:隐居于此的人喜欢在这里度过长年。这里的“幽人”指隐士或者隐居者,“长年”意味着长久的生活或修行。
- 地通瀛海川原润:这里的意思是土地与大海接壤,水源充足,使得这个地方湿润肥沃。“瀛海”指大海,而“川原”则是指河流和平原,“润”表示滋润、肥沃。
- 天近扶桑日月偏:天空接近于东方的扶桑(古代传说中的日出之地),太阳和月亮都偏向这边。“扶桑”是一种神话中的树木,常被认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 何物笙箫来涧底:不知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来自山谷之中。“笙箫”是古典乐器,常用来指代高雅的音乐。
- 无端鸡犬下云边:不知是从哪里传来的鸡鸣狗吠声,声音传到云端之上。这里的“无端”表示没有理由或原因。
- 诸山尽处人间路:所有的山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只剩下了通向人间的道路。这里的“尽处”表示尽头或终点。
- 得意谁回急水船:是谁得意洋洋地返回着快速行驶的水船?这里的“得意”可能是指某人非常满足或者高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石宫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诗中既有对山水景色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