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古寺绕流泉,夹道长松翠插天。
长者布金来梵刹,仙华散彩落经筵。
自惭朱绂千微禄,谁向金襕问别传。
他日一龛客我老,看山东土镜湖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格式:1. 诗句翻译;2. 内容理解与情感分析;3. 关键词解释。
(1)“南湖古寺绕流泉”“夹道长松翠插天”两句写出了游天宁寺所见美景。“南湖”,指西湖。“绕流泉”,“流泉”,泉水。“夹道长松”,指寺院两旁的长条松树。“翠插天”,指松树青苍挺拔,直插云天。
(2)“长者布金来梵刹,仙华散彩落经筵”两句写游天宁寺所见僧人和佛事活动。“长者”即高僧。“布金”指施舍财物。“梵刹”指寺庙。“经筵”指佛经讲坛。“仙华”指佛祖说法时所散播的智慧之花。“落经筵”,指散播智慧之花在佛经讲坛上。
(3)“自惭朱绂千微禄,谁向金襕问别传”两句表达自己对名利的惭愧之情。“自惭”,惭愧、羞愧之意。“朱绂”,红色印信或官服。“微禄”,微薄的俸禄。“金襕”,黄色袈裟。“别传”,别传的佛法。“向金襕”即询问袈裟上的佛教经典。“朱绂”指身居高位的官服,这里用以比喻自己所得的俸禄,表示惭愧自己身居高位而所得甚少,不能不有所惭愧。
(4)“他日一龛客我老,看山东土镜湖船”两句写诗人晚年归隐的愿望。“一龛”,指简陋的庵舍。“客我老”,指终老于庵舍之间。“山东土镜湖”,指江西庐山的西面山中,有一座名“东林”的寺,因山多产铜铁,故又称“土镜”。《晋书·简文诸王传》:“帝尝登北顾堂,顾谓侍中和起曰:‘吾老矣,此复何异!’因命起出外为吴兴太守。”
【答案】
【注释】
游杭州天宁寺
①南湖:指西湖。②梵刹:寺庙。③朱绂:红色官服。④金襕:黄色袈裟。⑤客:居住。⑥他日:日后。⑦东林:在江西庐山西面的山上,因山多产铜铁,所以又名“土镜”,是佛教名寺。⑧看:观看。⑨土镜湖:指庐山。⑩镜:镜子。⑪山色:山景。⑫禅心:禅宗之心。⑬闲情:闲适的心情。⑭幽趣:深远的情趣。⑮禅关:禅宗法门。⑯诗眼:诗的主旨所在。⑰诗韵:诗的节奏韵律。⑱诗思:诗的构思。⑲禅趣:禅宗的乐趣。⑳诗情画意:诗中所描绘的意境。㉑清远:清雅超脱的境界。
译文:
西湖边古老的寺庙环绕着潺潺的溪水,寺院两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直插云天。高僧们布施金钱来修缮庙宇,佛祖的慧光像花朵一样洒落在佛经讲坛上。我为自己身居高位却得微薄俸禄感到惭愧,不知从哪里可以探听到关于佛教教义的秘籍?将来我要到那里住下来,看那里的山水如镜,泛舟湖上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杭州天宁寺的五律诗。作者通过赞美天宁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及游览后的情怀,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向往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