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豪英不足畏,丹徒布衣那可轻。
万事岂皆合天道,偶然遇之亦成名。
我今困乏穷谷底,青云之志何由平。
愁来饮酒一百杯,拔剑高歌泪如倾。
歌声悲壮君试闻,江汉茫茫气欲吞。
附凤骑龙岂难事,屠狗脍牛何足论。
诸君古乡旧知己,会面那得无欢言。
平生心事难尽道,且复痛饮花下樽。
明当大醉楼船上,横吹玉笛过吴门。
【注释】
至正壬辰:元至正年间,公元1342年。
五陵豪英:指东汉时期以五陵为中心的豪侠人物,如李杜、郭解等。
丹徒: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境内。
万事:一切事物。
合:符合、顺应。
穷谷底:穷困的山谷底部。
青云之志:指高远的志向。
拔剑高歌:挥剑高唱。
歌声悲壮:歌声悲壮激昂。
江汉茫茫:长江和汉水浩渺渺茫。气欲吞:气势如同要吞没天地一样。
附凤骑龙:指依附帝王、飞黄腾达。
屠狗脍牛:杀猪宰牛。言其生活贫困。
诸君:对友人的尊称。
古乡旧知己:故乡的朋友。
且复痛饮花下樽:暂且痛饮于花下的酒樽之中。
明当:明天将到。
楼船:船上的楼阁,即楼船宴。
横吹玉笛:横吹着玉制的笛子。过吴门:经过吴县(苏州)城门。吴门为江南名城,有姑苏台。
【赏析】
此诗作于至正壬辰(1332年),诗人当时在镇江,与山中诸公离别,写下了这首送别诗。全诗语言奔放,情感豪迈,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首联两句写自己虽无豪侠之勇,但决不可轻视那些五陵豪侠;虽没有豪门贵族的富贵,但决不可以看不起普通百姓。这二句看似平淡,实则包含着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包含了他对时世的批判。
颔联两句用“合”字和“遇”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诗人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偶然间遇到机会,也就成名了。这里诗人把“天意”(自然规律)和“人为”区别开来,强调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应逆天而行,否则即使偶然遇上成功的机会也是侥幸,不能长久。
颈联两句写自己处于困境之中,只能暂时寄居在这山中,不能去追求自己的青云之志,只能借酒消愁。这里诗人用“困乏穷谷底”来说明自己处于困境,“青云之志何由平”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愤懑之情。
尾联两句诗人又用“拔剑高歌泪如倾”来表现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仍不失志士本色,豪情满怀,慷慨悲壮。最后又以“歌声悲壮君试闻,江汉茫茫气欲吞”两句,来描绘自己慷慨悲壮的歌声,使读者感受到诗人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的气概。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送别朋友之时,既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期望。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朋友表明自己并不畏惧权贵,也不轻视平民百姓,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要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