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登高台,浮云结远阴。
树木何蒙茏,野雀噪繁林。
驱车涉关塞,岐路郁且深。
借问子何之,故乡阻崎嵚。
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
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
脆管促飞觞,鹍弦奋逸音。
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
寡立步非窘,薄游志不沈。
策马欲俱去,我无当世心。

【注释】

日暮登高台:傍晚时登上高处。

浮云结远阴:飘荡的浮云形成一片远山的阴影。

树木何蒙茏:茂盛的树林多么葱绿。

野雀噪繁林:野鸟在茂密的树林里鸣叫。

驱车涉关塞:驱车驶过关口和要塞。

岐路郁且深:岔路口既多又长。

借问子何之,故乡阻崎嵚:你到哪里去?家乡路途遥远,崎岖不平,难以到达。

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何不暂时在此休息,草舍不是长久居住的地方。

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隐悯的悲哀没有发作出来,威严的将军已经来到面前了。□,指草木。

脆管促飞觞,鹍弦奋逸音:用清脆的笛声催促酒器飞来,弹起鹍弦奏出优美的音乐。

仗剑从此别,秋风满怀襟:手执宝剑从此作别,秋风中胸怀壮志。

寡立步非窘,薄游志不沈:独自站立不觉得窘迫,游览虽少却意志坚定。

策马欲俱去,我无当世心:快马加鞭准备离去,我没有为官从政的心志。

【赏析】

此诗是赠别叶秀才之作,写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联写日暮时分诗人与友人登临高台,观赏晚霞中的浮云和远处的远山。“浮云结远阴”一句,以“结”字状写“远阴”,形象地描绘出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的景色。诗人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只见那飘荡的浮云像一片远山的影子,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暮色。这一句写出了景物之美,也暗示出了诗人与友人此时的心情。

颔联写诗人目送着友人驱车涉关塞,一路之上,歧路重重,曲折难辨。“岐路郁且深”一句,既点明了道路的艰险,又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希望友人能顺利通过险关,平安到达目的地。

颈联写诗人询问友人此行的目的,得知其要前往遥远的故乡,而故乡的道路又如此崎岖难行,于是诗人不禁发出了感叹:“曷不暂栖息,蓬藿非所任。”意思是说:“为什么不在这里暂且停留一下呢?这里连草屋都住不下了。”这里的“曷”字,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希望友人能够稍作停留,好好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劝慰友人:“隐悯□不发,威迟既前临。”意思是说:“隐悯的悲哀没有发作出来,威严的将军已经来到面前了。”这里的“威迟”一词,指的是威武的将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之意,希望友人不要过于忧虑,因为威严的将军已经在面前了。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即将离开此地,与友人告别。

接下来几句,诗人继续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之情。“脆管促飞觞”一句,以“促”字形容乐器的演奏速度之快,仿佛是在催促着飞来酒杯。这一句写出了宴会的氛围之热烈。“鹍弦奋逸音”一句,以“奋”字形容琴弦弹奏的速度之快,仿佛是在奋发有为地奏出优美的音韵。这一句写出了宴会的音乐之美妙。诗人通过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希望友人能够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将要分别时的情景。“仗剑从此别”一句,以“仗剑”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离别时的英勇气概。“秋风满怀襟”一句,以“满怀襟”形容诗人离别时的心情之沉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此地,与友人告别。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诗歌中的那份美丽。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使得整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