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桥边望翠篁,行人驻马立昏黄。
因何秉烛来投宿?州判题诗在草堂。
【注释】
三水桥边:指三水镇的桥梁。因三水镇在今四川眉山市,故称三水。
翠篁(huán):绿竹。
州判题诗:州判官为高进士所出的题目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诗人在三水桥边看到高进士留下的题诗,便随口吟了首七绝:“三水桥边望翠篁,行人驻马立昏黄。因何秉烛来投宿?州判题诗在草堂。”
全诗意蕴丰富,意境深远。诗中“三水”指三水驿,位于今四川眉山市,三水驿是古代重要的驿站,也是通往成都必经之地。“翠篁”是指青翠的竹林。“行人”指的是来往的行人。“州判”是州官的别称。“题诗”是写诗的意思。“草堂”是作者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居所。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一句点题,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慨。诗人看到高进士留下题诗,于是提笔作诗留名。他看到高进士的诗歌写得好,便感叹自己不如人,于是写了首诗以自勉:“因何秉烛来投宿?州判题诗在草堂。”
此句诗表达了诗人谦虚好学、不自满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