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巢何所有,香缕散纷纭。
明月将梅到,虚楼看夜分。
僧归惊卧犬,锡落破层云。
语及外间事,令人不敢闻。

【注释】

书巢何所有:书巢,即书房。书巢何所指,是说书房里没有什么。

香缕散纷纭:香缕,指点燃的香;纷纭,乱纷纷的样子。

明月将梅到:明月照着梅花开放。

虚楼看夜分:虚楼,即空荡荡的楼阁。

僧归惊卧犬:僧归,指僧人归来;惊卧犬,惊动了家中的狗。

锡落破层云:锡,指僧人所用的锡杖;层云,层层叠叠的云彩。

语及外间事:语,指说话;及,涉及;外间,外面的事。

令:使;人:我。

不敢闻:指不能告诉别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退居乡里的时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夜晚读书时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外界纷扰之事的无奈之情。

第一句“书巢何所有”,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书房内无书可读、无物可置的遗憾之情。第二句“香缕散纷纭”,诗人以香缕散开、纷纭乱飞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书房内的宁静氛围。第三句“明月将梅到”,诗人用明月照耀着梅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书房内的清幽之美。第四句“虚楼看夜分”,诗人用虚楼中的夜晚景象,展现了书房内的静谧之美。第五句“僧归惊卧犬”,诗人用僧归惊起家中犬吠的情景,表现了书房内的喧嚣之声。第六句“锡落破层云”,诗人用锡杖落地打碎层层云彩的景象,表现了书房内的静谧之美。第七句“语及外间事,令人不敢闻”,诗人以不敢谈及外界之事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对外界纷扰之事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房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纷扰之事的无奈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书房内的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