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初不满瓶盆,百谷浑浑一壑吞。
自此安流输渤澥,放渠高浪蹴昆崙。
出山未适帆樯便,竭泽毋庸罔罟繁。
谢客题诗曾宿处,孤云落日是何村。
【注释】
深祃:山名。在今浙江省义乌县东南二十里。
滥觞:古乐府曲名。
百谷浑浑:指江水浩渺,汇合百川。
安流:平静地流动。
输渤澥:流入渤海。
放渠:放任它奔流。
昆崙,昆仑山,在今青海省。
出山:指江水流出山峡。
帆樯便:船帆和桅杆都很整齐。
罔罟:网捕工具。
谢客题诗:谢灵运曾游此山并作《山居赋》,有“云日相晖”之句。
孤云落日:诗人自况。
【赏析】
这首诗写江水的奔腾,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描写了江流的汹涌澎湃,以及江水奔流后所展现的壮阔景象,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滥觞初不满瓶盆,百谷浑浑一壑吞。”开篇点明江源所在之地。滥觞,本意是泉水涌流的意思。这里比喻江水从源头涌出,初时并不满盈于瓶盆之中。百谷浑浑一壑吞,形容江水浩渺,汇合百川的气势磅礴。这两句以泉眼初起、百川汇聚的景象,勾勒出了一条大江雄浑壮丽的气势。
“自此安流输渤澥,放渠高浪蹴昆崙。”承接上句,进一步展开江流奔向大海的情景。从此,江水平静地流向大海,任凭它冲刷着高高的海浪,勇往直前。这里的“输”,即送;“沧”,大海。这句诗通过江水的流动,表现其势不可挡的气概。
“出山未适帆樯便,竭泽毋庸罔罟繁。”描绘了山洪暴发的景象。山洪从山谷中涌出,还未到岸边,就已将帆船和桅杆打得七零八落,而捕鱼的人则不必使用渔网。这里的“罔罟”指渔具,“楫”指船桨。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洪的迅猛之势,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强大,同时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谢客题诗曾宿处,孤云落日是何村。”结尾两句诗人抒发感慨。曾经有人在这里留下过诗迹,如今那片孤云和落日的地方,就是曾经居住过的村庄。这里的“谢客”,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王右丞),他曾任济州司仓参军,因得罪权贵被贬为监察御史,后官至给事郎、秘书监。公元751年(天宝十载)王维奉诏入朝,途中经过浦阳江口,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整首诗歌以江水为线索,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句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