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棠花落过清明,春事匆匆梦里惊。
倚棹微吟沙际路,半江烟雨暮潮生。

【注释】

野棠花:棠梨的花。

清明日风雨凄然舟泊东林西浒步过伯璇徵君高斋焚香瀹茗出示燕文贵秋山萧寺图展玩良久因赋一绝:在清明节的风雨中,我停舟于东林寺的西边,漫步到伯璇征君的高斋去,他拿出燕文贵的《秋山萧寺图》展示给我看。看了许久之后,我作了一首绝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清明时节在东林寺西侧舟泊时所作。

首联写景。“野棠花”即棠梨花,又名杜若花,为落叶小乔木,夏初开花,淡红色,有香气,春末夏初结实,种子黑色。“落过清明”,说明是暮春或初夏之交。“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这句的意思是说,棠梨花落过了清明时节,春天已经过去了。这两句写的是暮春景色,但与后面的诗句并不照应。

颔联写舟行所见。“倚棹微吟沙际路”意思是说,我在停着船儿的时候,靠在船桅上低声吟咏,在沙岸的路上散步。“沙际”,指水边沙滩之上。“半江烟雨暮潮生。”意思是说,我站在半江烟雨之中,观赏着傍晚的潮水。这句写的也是暮春景色,但与前面的诗句也不照应。

诗的前两联写的都是暮春景色,中间两联突然写到清明时节的风雨,与前后都不照应。然而作者却巧妙地把这两个不同的季节联系在一起,用“风雨凄然”四字总领全诗。这四个字既点明了题目中的“清明”,又渲染了当时风雨凄冷的氛围。

尾联写所见所感。“示燕文贵秋山萧寺图”,燕文贵的《秋山萧寺图》是一幅很美的画,作者把它拿出来给伯璲征君观赏。欣赏了很长时间之后,作者写下这首七言绝句。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在欣赏燕文贵的《秋山萧寺图》时作的。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当在燕文贵的画展出之后。

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诗题叫《宿东林寺寄伯璇徵君》,而诗中却写了东林寺、伯璇征君以及燕文贵的画作。这些内容与诗题并不照应,但是诗题中所写的这些景物,却是作者欣赏燕文贵画作时所看到的情景。因此,虽然诗题与诗的内容并不照应,但是作者却巧妙地把这些景物联系起来,使整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首诗以清幽淡雅的笔触,细腻地勾勒了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光,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