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虎从何来,据住三叉口。
昨日啖东家猪,今日噬西家狗。
山中百兽不敢鸣,白杨黄竹阴风生。
邻家少年凭意气,弯弓挂箭寻山行。
夜深月黑候虎出,明朝荒草馀白骨。

【注释】

尔虎:你,指老虎。何来:从哪里而来。三叉口:山间分叉的地方。啖:吃。噬:咬。百兽:各种野兽。凭意气:仗着勇气。弯弓挂箭:拉满弓,搭上箭。余:剩下。

【译文】

你从哪里来的老虎呢?

它占据了山中的三叉路口。

昨天它吃掉了东家家的猪,

今天又咬伤了西家家的狗。

山里所有的野兽都吓得不敢出声,

只有白杨和黄竹的树阴下还刮起了凉风。

邻家的少年,仗着自己有胆量,

拉满了弓,搭上了箭,准备去山上打猎。

深夜月黑的时候等待老虎的出现,

天亮的时候,荒草丛中只留下一些白骨。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猎人在山中打猎的经历,通过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对老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全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首句“尔虎从何来”是全诗的总纲,为后文作铺垫。接着写老虎占据三叉口,显示其凶猛;老虎吃了东家家猪,伤了西家狗,表现了老虎的强大力量;最后写山里的百兽因老虎而不敢鸣叫,只剩下白杨和黄竹的树阴下刮起了凉风,形象地展现了山林生活的氛围。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作者通过对老虎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对山林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老虎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