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但解比龙眠,那知已出曹韩上。
注释:世人只知道比肩于龙眠山,却不知道已经超越了曹魏和西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龙眠”指代名山,意在赞美画中之山。前一句写诗人对画中山水的赞赏。后一句则暗含对画家的赞许。全诗句句紧扣题面,又处处点染出画中的龙眠山。
世人但解比龙眠,那知已出曹韩上。
注释:世人只知道比肩于龙眠山,却不知道已经超越了曹魏和西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龙眠”指代名山,意在赞美画中之山。前一句写诗人对画中山水的赞赏。后一句则暗含对画家的赞许。全诗句句紧扣题面,又处处点染出画中的龙眠山。
注释:世人只知道比肩于龙眠山,却不知道已经超越了曹魏和西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龙眠”指代名山,意在赞美画中之山。前一句写诗人对画中山水的赞赏。后一句则暗含对画家的赞许。全诗句句紧扣题面,又处处点染出画中的龙眠山
郭天锡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渤海郡欧阳询,字信本。他的《仲尼梦奠帖》,共七十八字,前后有二个小印,后有绍兴小印。书体为行书,笔势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书法苑》云: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水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诸形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
客有收藏青玉荷盘,色泽奇古,檠杯做成莲蓬形,下屈为柄,上覆作盖,盖上雕刻着十九点青质而紫的图案,匠氏将之剜成莲房,几乎夺天巧。所以人元复初命不肖赋诗。 碧云亭亭水天永,翠盖翻风堕秋影。文姬团扇感初凉,露华乱落明珠冷。 紫茎绿叶歌秋兰,涉江折得烟蓬还。前缘已被专房误,守宫血点犹斑斑。 曲生邂逅夸奇特,倒卷沧溟供一吸。太华峰高归路遥,但觉满怀春拍拍。 俗眼傲睨琉璃钟,金罍未用争夸雄。呜呼
唐摹兰亭墨迹 这首诗的标题是“唐摹兰亭墨迹”,指的是唐代人模仿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创作的那篇名作,以及后人对它的学习和模仿。 神龙天子文皇孙,宝章小玺馀半痕。 神龙天子指的是唐高宗李治,他是武则天的儿子,被尊称为文皇。文皇的孙子指的是他的儿子,即后来的唐高宗李旦。宝章小玺指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的印章。馀半痕则是指印章上残留的痕迹。 鸾飞离离舞秦云
这首诗是王籍的作品《营丘山水图》(《营丘江景招隐图》)。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健枝无冗笔,树外来江山。 健枝(茂盛的树枝)无需繁复的描绘,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画笔。 树外来江山(远山近水的自然风光)展现在眼前。 洲渚芦荻空,斜阳澹烟鬟。 洲渚和芦苇丛中,夕阳洒落,烟雾缭绕,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归鞍倦危桥,短篷止荒湾。 我骑着疲惫的马,停靠在荒野的河边。 业渔古云乐,宁论晋宋间。
【注释】 高尚书:指唐代名画家高闲,字处默。丘壑:山丘水沟。点墨悟三昧:意谓作画要得笔意之妙。沧洲:指荒凉的水边或沙洲,这里代指荒僻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高闲秋山图所表现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远树含空烟,群峰缄积翠”。此联描写了一幅秋天的山景图。远处的树林被淡淡的烟雾笼罩着
诗句解释 1 “有客被方袍” - 这描述了一位身穿僧袍的人,即僧人,他受到了特别的款待。 2. “合爪前致辞” - 这里使用了古代的一种礼节,合手致敬并致辞,表明尊重和敬意。 3. “不独爱公画” - “公”指这位僧人,诗人不仅欣赏他的画作,还对他的诗作同样赞赏。 4. “仍复爱公诗” - 再次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诗歌作品的喜爱。 5. “诗成纵意书” - 当这首诗完成时,诗人感到非常高兴
《明妃曲》 君不见王昭君,家住子规啼处村。生来近住离骚国,悲歌慷慨恶离群。 纫兰结茝佩蘅芷,芝泽頮面薇骨熏。瑶琴惯识《九歌》谱,怀感远道偏消魂。 注释: 君不见王昭君,家住子规啼处村:你没有看见过王昭君吗?她的家就在经常被子规鸟啼声惊醒的村落里。 生来近住离骚国,悲歌慷慨恶离群:从出生起就靠近了充满离愁别绪的国家,她悲壮地歌唱和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不愿与世隔绝的心情。 纫兰结茝佩蘅芷
轰雷欲破山,急雨撼坤轴。母兮抱儿归,掩耳趋茅屋。 【注释】 轰雷:形容雷声震天的巨响。坤轴:大地的中央轴。母亲抱着孩子回家,躲避着耳朵跑进自己的小屋。 【赏析】 这是一首写农家风雨的田园诗,描绘出农家人在暴雨中的惊恐与狼狈之状。诗的前半部分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后半部分则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藻饰,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幅农村暴风雨中的生活图景。 画师巧为此,村景了在目。一时似可惊
【注释】 方袍:僧衣。 水墨山:指以水墨画的山水,即中国古典山水画。 求肖似:追求像(真)一样。 爱幽闲:喜欢清幽闲适的生活。 密树难分辨:密树林子高高低低,看不清楚。 高云任往还:高高的云雾缭绕着山峰,可以任意往来。 绝世事:不同凡响的大事。 三间屋:简陋的小屋子。 【赏析】 这首诗为僧作山水二首之一,是作者自题于自己画的山水画上的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解析】 此诗写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第一句“柳牙黄浅不胜春”中的“柳牙”“黄浅”是写春景的,“不胜”则是写人的心情,写出了早春时节,柳色未浓却已感春意盎然。第二句“沙暖泥香草色新”,写初春时节的景色。第三句“鸂鶒双飞湖水阔,相思愁杀倚阑人”是写景兼抒情。 【答案】 译文:早春时节,柳芽初生,颜色不浓却已感到春天的气息。湖边沙暖土香,新长的嫩草绿得鲜亮。两只鸂鶒在湖水里自由地飞舞
【注释】 1. 黄叶:指深秋时节,树叶变黄。 2. 马嘶(sī):马叫的声音。 3. 白鸟:白色的水鸟,这里指野鸭或鹭鸶等。 4. 飞下:落下来。 5. 塘(táng)水:池塘的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季景色的小诗。首句写秋天的树林被金黄色的叶片覆盖,第二句写在秋色中听到马嘶声,第三句写一群白色的鸟儿飞落在池塘里。全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图画
【注释】 闲居:指隐居。春晚:指晚春。深巷,偏僻的小巷。绝行人:断绝行人。一鸟:一只鸟。鸣高树:在高高的树上鸣叫。不知春色深:不知道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了。花落夜来雨:夜来的雨落在花瓣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隐居者对春天到来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时景色的观察与感受。 “深巷绝行人,一鸟鸣高树。”诗人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深巷,没有行人经过,只有一只鸟儿在高高的树上鸣叫
高山影里希音远,流水声中古调长。 可惜世无钟子期,焦桐空带爨烟香。 诗句注释: - 高山影里希音远:在高山的影子中,遥远的琴声仿佛难以触及。这里的“希音”指稀薄的、不易察觉的音乐,而“远”则表达了音乐的高远和悠扬。 - 流水声中古调长:在流水声中,那古老的琴声悠扬不绝。这里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古调长”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 可惜世无钟子期:可惜世上没有能听懂这琴声的人
【注释】 柳荫深深:形容柳树的枝叶茂密,遮天蔽日。 不知谁向静中忙:不知道是谁在静悄悄的环境中忙碌着。 几回落于晴窗午:几次落在晴朗的窗户午后。 吟梦惊回春草香:醒来后闻到了春天草木的香气,这使我想起昨晚做的诗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适生活的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喜爱和享受。前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柳荫深深的画面,使人感到宁静、祥和。第三句突然转换,写自己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梦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全诗,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仔细阅读注释,理解关键词语的含意;最后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和效果。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步骤:首先指出该词在句中的位置(如“首句”),然后解释其含义(要答出原义),接着点出运用该词的目的和表达的情感(要答出效果),最后指出该词在结构上的作用(要答出位置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