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草堂枫树西,春云杂树晚相迷。
白沙今夜柴门月,又逐青山过轧溪。
送人之轧溪兼简王十二秀才
不见草堂枫树西,春云杂树晚相迷。
白沙今夜柴门月,又逐青山过轧溪。
注释:轧溪,地名,在今四川綦江县。王十二秀才,指王建中,字景文,号东斋,成都华阳县人。大和三年(829)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员外郎、太子宾客。
赏析:诗人送别友人到綦江,朋友要经过轧溪,诗人便写诗赠别。首句写友人去后,草堂的景物已为春云所遮,难以辨认;次句写友人来时,暮色朦胧之中只见杂树,分不清是何树。三句写友人来时月光皎洁。四句写友人去时青山依旧,月光也依然照着茅屋柴门。诗人以“不见”、“又”作转折,表现了对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