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移瑶攴下,遥望石如屣。
舟人云是大姑娘,一掬弓弯曾堕此。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
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
导河自昆崙,砥柱碣石壮本根。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
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
次瑶攴石望鞋山
舟移至瑶支山脚下,遥看岩石如人穿着鞋子。
译文:船只行驶到瑶支山的下面,远远地看到那些岩石就像人的鞋子一样。
诗句与译文的对应关系如下:
- 瑶支山(地名)- 船(名词)- 瑶支山(地点名)
- 次瑶攴石望鞋山(动作和对象)- 舟移- 至(介词)- 瑶攴石望鞋山(地点名)
- 遥望石如屣(动作和对象)- 遥看- 石如(形容词)- 人穿着鞋子(比喻)
-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引用典故及描述)
吾闻/ 传说/ 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传说/ 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
此其一/ 其中一个/ 其一/ 其中之一
神灵奇踪此其一/ 神灵的奇踪/ 其中/ 之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描绘景观)
水仙/ 水仙花/ 罗袜/ 罗纹鞋/ 凌波/ 在水中行走时轻盈/ 轻松自在/ 盘囷/ 盘绕/ 石
安取/ 如何能够获得/ 此石/ 此处/ 石头
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历史典故及描述)
又闻/ 又听说/ 大禹/ 大禹治水/ 乘四载/ 乘坐四条龙船/ 浚川/ 治理洪水/ 来经彭蠡滨/ 经过彭蠡湖/ 遗此表徵千万春/ 留下这样的遗迹象征春天的来临(表达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描述景象)
江神/ 江神禁止/ 呵禁/ 阻止/ 畴/ 百姓/ 敢登/ 谁敢攀登/ 风雷/ 风和雷电
偶一践踏风雷惊/ 偶尔一次踩踏/ 使风和雷电感到惊动
导河自昆仑,砥柱碣石壮本根(描述地理特征)
导河/ 引导河流/ 自昆仑/ 从昆仑山脉流出/ 砥柱/ 砥柱山/ 巨石/ 支撑着河流的源头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描述自然景观)
瞿塘/ 瞿塘峡/ 滟滪堆/ 险滩/ 舟航/ 船只/ 不敢争飞奔/ 不敢争先恐后地快速前行
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抒发感慨及赞美)
长江/ 长江流经之处/ 巨石/ 巨大的岩石/ 天意/ 天意所指/ 此其小者疑屣云/ 这些小岩石让人怀疑是不是像人的鞋子那样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引用历史人物及描述)
君不见/ 你不可见/ 小姑/ 小姑子/ 健子女将军/ 女子英姿飒爽,英勇善战/ 剑峰/ 宝剑的剑尖/ 矗立在大海的入口/ 当海门/ 对着大海的入口处
君不见/ 你不可见/ 小姑/ 小姑子/ 健子女将军/ 剑峰屹立当海门(重复强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观察山水、历史人物以及传说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英雄事迹和历史传说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