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客邸绝尘氛,江上归来思不群。
玉气浮空春断雨,丹光出井晓成云。
风前龙杖时堪倚,月下鸾笙久不闻。
幸对仙翁远孙子,坐中观画又论文。

【注释】

丹台:指丹灶。春晓图为伯颙画。

客邸(dí):外乡的客舍。

江上归来思不群:归来后思念之情不在众人之下。

玉气浮空:如玉气浮动在空中。

断雨:即“断云”,指云层中断,露出天空。

风前龙杖时堪倚:在风前拄着龙形拐杖,可以依靠。

鸾笙:传说中的一种仙乐。

远孙子:远离子孙。

坐中观画又论文:在座中观看画作,又谈论诗文。

赏析:

《丹台春晓图》是宋代米芾创作的一幅画,描绘了作者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想象。这首诗是作者在欣赏这幅画时,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写。

诗人以“丹台春晓图为伯颐画”开篇,点明了画作的主题。然后,诗人从画面中看到了春天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接着,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十年客邸绝尘氛,江上归来思不群”两句,诗人回忆起了自己十年的漂泊生活,感慨万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在家乡和客地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玉气浮空春断雨,丹光出井晓成云”两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呈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云、雨、光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美好。诗人在风前拄着龙杖,可以依靠;在月下弹奏鸾笙,却久无音声。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友情的追求,而是继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文。

最后一句,诗人以“幸对仙翁远孙子,坐中观画又论文”收尾,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通过结交更多朋友,共同品味人生的美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抒发,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