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
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
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
金粟弹筝银甲冷,珠帘度曲翠眉低。
锦帆卷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
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
梵王台殿空陈迹,鲍氏池亭忆故栖。
铁笛吹残山月白,竹枝唱过驷桥西。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是作者在游览汾湖时所作。首联“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翠岩亭下向棠梨树发问,而此时,上客正和友人乘船经过柳溪。颔联“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描写了一幅优美的风景,诗人在花下停止歌乐,静心倾听鹦鹉的歌唱,同时在途中用玻璃杯饮酒,欣赏沿途的美景。颈联“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描绘了一幅景色宜人,但道路却十分曲折的景色。尾联“锦帆卷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坐在锦帆船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风吹拂着船上的座位,使船儿起舞,同时诗人的罗袜也沾满了尘土。尾联“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诗人在多次跳舞之后,可以毫不介意地让野鸟飞来飞去,而当他喝醉后回家时,也不用害怕邻居家的鸡会叫醒他。
【答案】
译文
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
花下停歌听鹦鹉,行间把酒引玻璃。
绯桃照眼春无赖,石洞关云路转迷。
锦帆卷浪风生座,罗袜生尘草被堤。
屡舞不妨飞野鸟,醉归遮莫报邻鸡。
赏析
全诗以咏物抒情为主,将景物人格化、拟人化,赋予山水花草以人的情思。前两联写景,从游冶到泛舟,再到观赏自然景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后引出第三联,写游宴中所见之景。第四联写景,由游宴转入宴饮,又由宴饮转入宴会中的歌舞。第五联再转回到游冶,最后收束全诗,点明游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