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山前野烧生,白茅黄苇地初晴。
明朝却赋雉带箭,呼酒冈头看火城。
注释:
日落时分,山前烧起的野火熊熊燃烧,白茅和黄苇刚刚被阳光照亮。明天却要赋诗赞美这带箭的雉鸡,在冈头呼着酒气看这火城。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通过写野火烧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日落山前野烧生”,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山林间野火烧起的壮丽画面。这句诗通过“日落”和“野烧生”两个关键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第二句“白茅黄苇地初晴”。这里的“白茅”和“黄苇”都是常见的植物,它们在初晴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野火过后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明朝却赋雉带箭”,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和期盼。这里的“雉带箭”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雄雉一样,拥有高远的志向和抱负。而“却”字则表示一种转折,表明诗人虽然有所期望,但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
最后一句“呼酒冈头看火城”,则是诗人在野火过后,站在高处饮酒欣赏美景的情景。这里的“火城”是指被野火烧过的村庄或城镇,而“呼酒”则表示诗人心情愉悦、畅快淋漓的状态。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