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畔晴峰敛醉霞,隔溪流水似僧家。
蒲团不入游仙梦,独绕山城树树花。
【注释】
- 题朱山人隐居:写诗赞美朱山人的隐居生活。
- 天畔晴峰敛醉霞:形容山色空蒙,如在天边。
- 隔溪流水似僧家:形容溪水清澈,宛如僧人诵经的声音。
- 蒲团不入游仙梦:形容自己并不追求神仙般的生活。
- 独绕山城树树花:形容山中景色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天畔晴峰敛醉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天畔”一词来形容远处的山峰,用“晴峰”来形容山峰在阳光下的景色,用“敛醉霞”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这些词语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第二句“隔溪流水似僧家”,诗人以“流水”为线索,将周围的环境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溪”指的是一条小溪,它穿过村庄,流过田野,最后汇入江河。而“僧家”则是指附近的寺庙。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将小溪比作僧人诵经的声音,既形象又生动。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追求清净生活的愿望。
第三句“蒲团不入游仙梦”,诗人用“蒲团”来代表自己的修行和悟道,用“游仙梦”来比喻自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执着和坚定,也透露出他对名利的淡薄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一句“独绕山城树树花”,诗人通过对“树树花”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美景。这里的“树树花”不仅仅是指树木上的花朵,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感受。他独自漫步在山城中,欣赏着周围的美丽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种景象使他忘记了世间的烦恼和纷争,沉浸在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境界中。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心灵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