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洮州绿石堪为砚,能淬笔锋如淬剑。
地灵大宝愁鬼工,埋没尘沙羞自献。
羌童目悍手足鲜,挂弓走马唯临边。
雄藩令严烽燧息,鼓角昼静旌旗悬。
幕官好文不好武,要使西羌化东鲁。
诗书埋案夜生辉,亲写封章上天府。
豪猪之靴青兕裘,时平不愿万户侯。
但得洮州绿砚石,归来泚笔立螭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文仲德赴临洮帅府的经历。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吾闻洮州绿石堪为砚,能淬笔锋如淬剑。
译文:我听说洮州的绿石可以用来做砚台,它的硬度和锋利程度就像磨砺过的宝剑。
注释:洮州(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位于洮河流域,有“天下第一砚台”之称。绿石:指洮州出产的绿松石。砚台: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也用于书写。
赏析:通过对比砚台与宝剑的硬度和锋利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洮州绿石质地的赞美。地灵大宝愁鬼工,埋没尘沙羞自献。
译文:这块土地灵秀无比,但却被鬼斧神工地埋藏在尘沙之中,它自己都感到羞愧。
注释:地灵大宝:指洮州绿石。愁鬼工:形容绿石的生成过程非常神奇。埋没:指被埋藏在尘埃中。羞自献:觉得自己应该展示自己的价值。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洮州绿石被埋藏在尘土中的遗憾和惋惜之情。羌童目悍手足鲜,挂弓走马唯临边。
译文:羌族的孩子眼神犀利,动作敏捷,只有站在边境上才能发挥他们的武艺。
注释:羌童:指羌族的儿童。目悍:眼神犀利。手足鲜:形容羌族孩子的手脚敏捷。挂弓走马:指骑射和奔跑。唯临边:只有站在边境线上。
赏析:通过对羌族儿童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边远地区英勇善战的形象。雄藩令严烽燧息,鼓角昼静旌旗悬。
译文:在雄藩的命令下,烽火熄灭了,白天的鼓声和角声也没有了,旌旗在风中飘扬。
注释:雄藩:指边境上的强藩。令严:指军令严明。烽燧: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用的烟火。鼓角:指战争中的号角声。昼静:白天的喧嚣声消失了。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
赏析:描述了边境上的宁静景象,以及军队纪律严明、秩序井然的状态。幕官好文不好武,要使西羌化东鲁。
译文:幕僚们喜好文学而不喜好武功,他们的目标是将西羌人转变为东鲁人。
注释:幕官:指军中的参谋、幕僚等官员。好文:喜欢文学。不好武:不喜欢武力。西羌:指西部的羌族人。化东鲁:将西部的羌族人转变为东部的汉族人。
赏析:反映了作者对军事征服后文化融合的期望。诗书埋案夜生辉,亲写封章上天府。
译文:夜晚书桌上的诗书散发出光芒,亲自撰写公文上报朝廷。
注释:诗书:指书籍。埋案:书桌上有书。生辉:发光。亲写封章:亲自书写公文。上天府:上报给皇宫。
赏析:表达了作者勤于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豪猪之靴青兕裘,时平不愿万户侯。
译文:穿着豪猪皮制成的鞋子和犀牛皮做成的袍子,他并不贪图万户侯那样的富贵。
注释:豪猪之靴:指用豪猪皮制成的靴子。青兕裘:指用青牛皮制成的袍子。时平:指天下太平。不愿:不贪图。万户侯:古代的一种封建爵位,相当于一万户的土地。
赏析: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但得洮州绿砚石,归来泚笔立螭头。
译文:只要能得到洮州的绿石砚台,我就能够用它写出优美的文字,并让它立在螭龙的头上。
注释:泚笔:指用笔写出优美的文字。立螭头:指把砚台放在螭龙的形状上,使之显得更加美观。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洮州绿石砚台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