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怀荆璞诣天关,雨露恩深赐佩环。
玉笋簉班跻凤沼,金闺通籍侍龙颜。
尚书听履星辰上,太史蜚声翰墨间。
厌值承明耽隐兴,锦袍光彩照湖山。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曾怀荆璞诣天关,雨露恩深赐佩环。

  • 注释:”曾怀”意为怀念,”荆璞”指未经雕琢的玉,常用以比喻未被发掘的人才或潜力。”天关”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关卡或考验,意味着面临重大的机会或挑战。
  • 译文:我怀着一颗未经雕琢的珍珠般的人才(荆璞),奔赴那通往重要关口的路途(天关)。在经历风雨和阳光的滋养后(雨露恩深),他获得了象征荣誉与权力的象征物(佩环)。

第二句:玉笋簉班跻凤沼,金闺通籍侍龙颜。

  • 注释:”玉笋簉班”意指如玉笋般高洁,”簉”是一种古代用玉制成的装饰物,”班”是行列之意。”跻凤沼”意指进入高贵之地如凤凰池边。”金闺通籍”则是指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并成为贵族家庭中的一员。
  • 译文:如同竹子一般高洁的人,跻身于像凤凰池一样的尊贵之地(凤沼)。通过科举等考试,成为贵族家庭的一员,侍奉在帝王身边(金闺通籍)。

第三句:尚书听履星辰上,太史蜚声翰墨间。

  • 注释:”尚书”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履”是行走、任职的意思。”星辰上”形容职位高远,仿佛星星一样照耀四方。”太史”通常指记录和研究历史的官员。
  • 译文:担任高官的尚书正在(听履)星辰般的高位(星辰上),而太史则在书写和记录历史的过程中闻名(蜚声翰墨间)。

第四句:厌值承明耽隐兴,锦袍光彩照湖山。

  • 注释:”厌值”意味着厌倦,”承明”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官名,这里用来象征朝廷或官场。”耽兴”表示沉迷于某种兴趣或活动。
  • 译文:厌倦了在朝廷中忙碌奔波(厌值承明),转而追求隐居的生活。穿着华丽的锦袍,他的风采照亮了湖光山色。

综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的文人,从默默无闻到逐渐崭露头角的转变过程。首句表达了对才华的认可和期待,次句展示了其逐步上升的过程和地位的提升。第三四句反映了其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最后一句则是对其最终选择隐居生活的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整体而言,诗作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与和谐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