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鸟归天尽,浮云薄暮开。
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
【注释】
江州:今江西九江。庾楼:在庐山西谷口,相传是晋时庾亮建的,因山高水长而得此名。浮云:指暮云,也指天空中的云朵。淮山:指庐山。青数点:形容远望庐山如青色点点点缀着天幕。
【赏析】
《江州庾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写景诗。首联描写了夕阳下归鸟归去,浮云散开的景象;颔联则描写了远处的庐山如青色点点点缀着天幕,不肯渡江而来。全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这首诗以“江州庾楼”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色彩来刻画江州庾楼及其周围的环境,使画面具有了立体感和动态美。
首句写落日余晖中鸟儿们飞向高空,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上,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写浮云随着夕阳的余辉慢慢散开,形成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两句通过描绘远处的庐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将庐山比喻成青色的点点,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想象力,展现了庐山的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特点。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庐山比作不愿意渡江而来的客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含蓄,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