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飞构压名邦,西望平湖东望江。
气合重玄蒙沆瀣,标存九域奠洪庞。
朝来散雾萦朱栱,夜后流星透碧窗。
倚遍阑干愁目眩,飞鸢旋转故双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题咏丰乐楼。丰乐楼位于南京城西秦淮河畔,原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建,因“楼名丰乐”而得名。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峥嵘飞构压名邦,西望平湖东望江。
  • “峥嵘”指高大、雄伟的样子。这里指的是丰乐楼的建筑非常高大雄伟。
  • “飞构”形容建筑的构造非常精巧。
  • “压名邦”意味着丰乐楼在地理位置上占据着显著的优势,可以俯瞰周边城市。
  • “西望平湖”描绘了站在楼上向西望去,可以看到一片平静的湖泊。
  • “东望江”则是指从楼东面望去,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河流。
  1. 气合重玄蒙沆瀣,标存九域奠洪庞。
  • “气合重玄”指的是天地之间的灵气相互交融。
  • “蒙沆瀣”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
  • “标存九域”表示丰乐楼的存在对于整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标志作用。
  • “奠洪庞”指的是丰乐楼作为重要的象征,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1. 朝来散雾萦朱栱,夜后流星透碧窗。
  • “朝来”和“夜后”分别指日出前后和夜晚时分。
  • “散雾”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气消散,形成清晰的景色。
  • “萦朱栱”指的是云雾缭绕着楼阁的红色梁柱。
  • “夜后流星透碧窗”则是说夜晚时分,流星划过碧绿的窗户,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1. 倚遍阑干愁目眩,飞鸢旋转故双双。
  • “倚遍阑干”表示诗人长时间地靠在栏杆上,表现出他的孤独和迷茫。
  • “愁目眩”说明由于长时间的凝望,诗人感到眼睛有些发眩。
  • “飞鸢旋转”指的是风筝在空中飞翔,盘旋上升。
  • “故双双”可能是说风筝在空中形成了一对对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丰乐楼的独特风貌和历史意义。首联通过建筑的规模和位置,勾勒出楼阁的雄伟;颔联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留恋。颈联通过日出和夜晚的对比,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和历史的沧桑。尾联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情感变化,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