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抱兄子,古来闻邓攸。
贤哉赵氏母,盛德迈前脩。
阴骘理须复,高门庆自流。
诜诜庭下玉,簪笏尽公侯。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的儿子抱着我的兄长的孩子,古来就听说过邓攸这样的事。贤良的母亲啊,你的盛德超过古人。阴德需要回报,高门自然会有喜庆。庭院里都是人才,公侯们纷纷出仕。

译文:
弃子抱兄子,
古来闻邓攸。
贤哉赵氏母,
盛德迈前脩。
阴骘理须复,
高门庆自流。
诜诜庭下玉,
簪笏尽公侯。

注释:
弃子抱兄子 - 丢弃自己的孩子去抚养哥哥的孩子,比喻兄弟情深。
贤哉赵氏母 - 称赞赵家母亲贤惠。
阴骘理须复 - “阴骘”指阴德,即暗中行善积德,“理须复”意为这种善行需要得到回报。
高门庆自流 - “高门”指豪门大族,“庆自流”意味着这些家族会因此而繁荣昌盛。
诜诜庭下玉 - 形容庭院中人才济济,像玉石一样多。
簪笏尽公侯 - “簪笏”是古代官员的装束,“尽公侯”表示所有公侯级别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赵家母亲的贤德和家庭的兴旺,表达了对家庭美德的赞扬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过去与现状、个人与家庭、贫穷与富贵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和社会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中的典故和成语也体现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