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清石凿凿,士生其间多异才。
今去欧黄未为远,要须力挽古风回。
注释:江西的水非常清澈,石头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士人在这里生长,大多都具备非凡的才能。现在我离开这里已经不远了,必须努力挽住古代的风气,使之回归正道。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离乡赴任前写给友人罗伯寿的一封信中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江西水清石凿凿的景象。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和对朋友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江西水清石凿凿,士生其间多异才。
今去欧黄未为远,要须力挽古风回。
注释:江西的水非常清澈,石头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士人在这里生长,大多都具备非凡的才能。现在我离开这里已经不远了,必须努力挽住古代的风气,使之回归正道。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离乡赴任前写给友人罗伯寿的一封信中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江西水清石凿凿的景象。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感情和对朋友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渺渺:遥远的样子。烟波:指江湖水面的雾气和水波。盟鸥鹭:比喻与自然为友。五湖:泛指太湖一带。王侯:指权贵。管甚:何必。 【赏析】这是一首写渔父生活态度的诗,诗人以清高淡泊的情趣来描绘渔父的形象(“渔父词二首”是一组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 诗的开头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勾画出一幅渔人驾着小舟,在茫茫烟波中悠然自得地飘流的画面。“渺渺”,写出了水天相接、一望无际的辽阔景象;“烟波”
【解析】 此诗是写杭州的灵隐寺山门,“灵隐”“龙涧”指山门。前联描写灵岩寺一带的自然风光。后联写山门外的湖上月色。 译文: 龙涧回风,山谷中松涛声连着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树的影子映在湖面上。 赏析: 灵隐寺是杭州最古老的寺院,位于飞来峰下、北高峰西侧,始建于东晋。该寺历史悠久,历代高僧辈出,有“东南佛国”之美誉。诗人登临灵隐寺,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副对联。“灵隐”,点题,表明了诗人登临的目的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和放鹤的宁静意境。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题孤山放鹤图 其一": 这是诗的题目,指的是诗人创作的《孤山放鹤图》的第一幅画。 2. "西湖清且涟漪,扁舟时荡晴晖。": 描述了西湖的美丽景象。“清且涟漪”意味着湖水清澈透明,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扁舟时荡晴晖”则描绘了小船在阳光照耀下轻轻摇曳的景象。 3. "处处青山独往,翩翩白鹤迎归。":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豐元年(西元一零七八年)二月十二日在徐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内容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欢聚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满捧金卮低唱词 - “满捧金卮”:意思是捧着满满的一杯酒(卮),这里的“卮”指的是古代饮酒用的器皿。 - “低唱词”:低声吟唱着诗词。 第二句:尊前再拜索新诗 - “尊前”:指酒席前的酒杯。 - “再拜”:再次下拜,表示尊敬。 -
浪淘沙令 今古几齐州,华屋山丘。 杖藜徐步立芳洲,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万事悠悠。 春风曾见昔人游,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流。 赏析 这首词作于南唐后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间,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失去故国后的孤独与哀愁。词中的“帘外雨潺潺”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意解读 首句“今古几齐州”
【译文】: 潮汐的起伏何时能停息。送别的人已衰老。 消沉的心情是无穷无尽的。都在长空、淡淡鸟儿飞中。 海门几处绿青山很矮小。望极烟波渺渺。 何时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东方日出时。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春如锦”、“一斛珠”等。 2. 浙江舟中作:在浙江江面上作的一首词。 3. 潮生潮落何时了:潮水涨起又退下,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潮生潮落,指潮汐涨落。 4. 断送行人老
虞美人 池塘处处生春草。芳思纷缭绕。 醉中时作短歌行。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 故园荒径迷行迹。只有山仍碧。 及今作乐送春归。莫待春归、去后始知非。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秋蕊香”、“南乡子”等。 池塘处处生春草:春天的池塘里到处都是新生的绿草。 芳思纷缭绕: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思念。 醉中时作短歌行:在醉酒的状态下吟唱着短歌。 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但可惜的是
注释: 1. 东吴震泽州:东吴,指的是古代的吴国,震泽州,是现在的苏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住在东吴的震泽州。 2. 烟波日日钓鱼舟:烟波,指的是烟雾弥漫的水波,日日,表示每一天,钓鱼舟,是指渔船。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烟雾弥漫的水波中每天都要坐渔船去钓鱼。 3. 山似翠,酒如油:山似翠,是指山的颜色像翠绿色,酒如油,是指酒的颜色像油一样亮。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上的颜色像翠绿色,酒的颜色像油一样亮。 4.
注释: 1. 昔年曾到孤山,苍藤古木高寒。 2. 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 译文: 曾经来到过孤山,看到苍老的树木和藤蔓,它们高大而寒冷。 想象着先生的风度,他的画作让人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昔年曾到孤山”,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到过孤山的经历,孤山上有苍老的树木和藤蔓,给人一种高大而寒冷的感觉。次句“苍藤古木高寒”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阆苑:指仙境。三千客:形容客人很多,有三千人之多。 明月:明亮的月光。扬州第一楼:指扬州城楼上的观景楼。 赏析: 这首春联以春风、明月为背景,赞美了扬州城的景色。上联“春风阆苑三千客”,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在阆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中,有三千个客人正在欣赏春天的气息。下联“明月扬州第一楼”,则描绘了扬州城的美景:在明月之下,有一座观景楼,是扬州城中最美丽的建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题作《题范蠡五湖杜陵浣花 其二》。全诗共有四句,具体释义如下: 春色醺人苦不禁,蹇驴驮醉晚骎骎。 江花江草诗千首,老尽平生用世心。 注释解释: 1. 春色醺人苦不禁:春天的景色使人陶醉,难以自拔。 2. 蹇驴驮醉晚骎骎:蹇驴(jiān lǘ)是古代的一种人力车,驮醉则指被醉酒的人所拖累。这里形容作者在春色中沉醉不已,无法自拔。 3. 江花江草
【注释】 范蠡五湖:指范蠡辞官归隐的五湖。杜陵浣花:指杜甫在成都草堂的诗作《秋兴八首》中的“丛菊两陂下,浣沙一溪滨”句。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题中“范”字即代指诗人的朋友,而“杜”则指杜甫。诗人送别友人,自然联想到自己与友人同为忧国伤时的志士,因而不免感慨万端。 “功名自古是危机”,从古至今成就功名的人往往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既是他们所必须承受的命运,也是他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注释】 摇落:衰败。陇:指甘肃西部的山岭,这里借指西北边境。时:时常。苦无:很没有。渌酒:绿酒,即新酿的酒。黄花:菊花。媚:讨好,献媚。夕晖:傍晚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末冬初时写的,当时他正被贬谪到广东阳山县(今广东阳山县)去,与刚父(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相会,作此诗以抒怀。 首句“摇落山川树影稀”,点出季节已由秋天转入冬天,草木凋零,山川萧瑟;次句“陇云时逐雁南飞”
注释: 㩀鞍北走燕山雪,策杖南游故国春。 㩀鞍北走燕山雪,指诗人在北行途中,骑鞍马穿越燕山的白雪。策杖南游故国春,指的是诗人南下游览故乡的春天景色。 万里归来头未白,他年句法更深醇。 万里归来头未白,指的是诗人经过万里远行,头发还没有变白。他年句法更深醇,指的是未来岁月里,他的诗作会越发醇厚深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注释】 ①苍林叠岫:形容山势层叠,林木蓊郁。②桑苎(shānwù):指未成材的桑树和苎麻等。③鸿渐隐:鸿渐,即鸿雁。④丹青:指绘画。虎头痴:指画虎的人。⑤云山:指山川云雾缭绕,景色秀美的地方。⑥师:这里指学习的对象。⑦“久知”句:指我早知道作画并非儿戏,而是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的艺术。⑧“到处”句:指在任何地方看到美丽的山水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题苍林叠岫图 其二 溪上先人之敝庐,南山秀色照庭除。 何时共买扁舟去,看钓寒波缩项鱼。 注释与译文: - 诗句注释: 1. 溪上先人的破旧屋庐 - 溪上的祖先遗留下来的破旧房屋。 2. 南山的秀美景色 - 指的是位于山南边的美景。 3. 照在庭院里 - 形容南山的美景照射到屋内。 - 译文: 溪上的祖先留下的破旧房舍,美丽的南山景色映照到了庭院之中。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去购买一条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