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倏廿日,天宇豁然清。
凉飙旦夕至,林木发商声。
良辰不我与,慨然心自惊。
古人久已逝,念之动中情。
苦心婴世患,只博身后名。
今我将无同,庶复得此生。

【注释】

  1. 和:应答。子俊:作者的朋友,字子俊。
  2. 倏(shū)廿日:短短二十天。
  3. 天宇豁然清:天空变得格外明净。
  4. 凉飙(biāo):清凉的风。旦夕:早晚。
  5. 良辰:美好的时光。
  6. 苦心:指忧国忧民的心情。婴世患:为世间的患难忧虑。
  7. 只博:只为求取。身后名:死后的名声。
  8. 今我:作者自称。无同:不同。
  9. 庶复得此生:希望今后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
    【译文】
    秋气渐深,转眼间二十日过去了,天地间显得格外清爽。
    清凉的风早晚吹来,林木发出商乐声。
    美好的日子不与我同在,使我感慨万分,心自惊悸。
    古人已经消逝,他们的思想感情牵动着我的情怀。
    忧国忧民之心难以平息,只是为了追求身后的名声。
    如今我与他们不同,但愿能重新获得这样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秋之作。首联写秋风已至,秋天的景色令人神往。“倏”是“忽然”的意思,诗人用它来形容时间的飞逝,突出了秋天到来的速度之快。“宇”指天空,“宙”指时间,“豁然清”则描绘了秋天的天空明朗、空气新鲜的景象。“凉飙”即凉爽的风,“旦夕”即早晚,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短暂。“林木发商声”中的“发”是动词,有发出的意思,“商声”即《诗经》中《商颂》的音节声调,这里借指树木发出的声响。“商声”在这里既指自然界的声音,又暗含着古代诗歌的音乐韵味。整句诗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中间两联紧承上文而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问。“良辰不我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共享的遗憾之情。“慨然心自惊”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指出古人早已离去,但他们的思想感情却始终影响着今人。“念之动中情”中的“念”指的是思念,“中情”则是指内心深处的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尾联“苦心婴世患,只博身后名”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这里的“苦心”可以理解为忧国忧民之心,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追求个人名利而付出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并不能真正改变世界的面貌,也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带来真正的意义。因此,他感到失望和困惑。“今我与谁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古人不同之处的认识。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像古人那样为社会作出贡献,而是只顾自己的名利得失。这一认识使他深感失落和痛苦。
    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