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衣步中庭,仰视河汉白。
寓形天地内,聊复度朝夕。
仲尼谅非愚,皇皇不暖席。
履运有异同,喟然慨今昔。
丘园岂云远,终当期屏迹。
日月驰骛去,鸟影飞过隙。
归休盍不早,胡为受形役。
【注释】
①中庭:庭院。②河汉:银河。③寓形:寄身。④皇皇(huáng):忙碌不安。⑤期屏迹:希望隐居不仕,远离仕途。⑥驰骛:奔驰疾行。⑦胡为:为什么。⑧受形役:被形体所驱使,指为五斗米而折腰。⑨盍(hé):何不。⑩归休:退休。
【译文】
披衣步出庭院,仰望银河清白如素。
寄身天地之间,暂且过活朝和暮。
孔仲尼岂是愚蠢之人,忙个不停,不能安坐。
命运有其异同,感慨今昔,令人叹息不已。
丘园岂是遥远之地,终当回归隐居之地。
日月奔驰飞驰而去,鸟影掠过屋檐缝隙。
归休何不及早安排,何必为五斗米折腰服役?
【赏析】
《和子俊感秋五首》共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秋天,作者时年四十岁。此诗是其中第三首。诗人以“感秋”起兴,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政治的深沉思索。
首联:“披衣步中庭,仰视河汉白。”诗人披衣步出庭院,仰视天空中明亮的银河,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
颔联:“寓形天地内,聊复度朝夕。”诗人在宇宙间寄身,度过日夜。这一联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仲尼谅非愚,皇皇不暖席。”孔子并非愚蠢之人,然而他忙碌不堪,未能安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和思考。
尾联:“履运有异同,喟然慨今昔。”面对命运的不同,诗人感慨万千,对往昔表示哀叹。
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政治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