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圣有明训,见诸庶人章。
少小诵习之,白首不敢忘。
高子躬孝弟,养亲在高堂。
萧公三大字,岌岌端且庄。
对之铭座右,凛然肃冠裳。
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
斯言非虚语,旨远味自长。
守此期勿失,善积有馀庆。
高氏谨节堂(节选)
注释
- 先圣有明训: 圣人(先哲)留下了明确的指示。
- 见诸庶人章: 这些指导原则适用于普通人民。
- 少小诵习之: 从年轻时就开始背诵并学习这些道理。
- 白首不敢忘: 到晚年仍然铭记不忘。
- 高子躬孝弟: 高某人亲自实践孝道和弟道。
- 养亲在高堂: 在家中供养父母亲。
- 萧公三大字: 指的是《尚书》中的“三德”:一是宽厚,二是谨慎,三是恭敬。
- 岌岌端且庄: 端庄严肃的外貌。
- 对之铭座右: 将这些话写在座位的旁边,作为警醒自己的格言。
- 凛然肃冠裳: 让人感到严肃而庄严。
- 谨身用始节: 谨慎地使用财富。
- 节用乃无荒: 节俭可以避免浪费。
- 斯言非虚语: 这些话不是空洞无物的。
- 旨远味自长: 其含义深远,回味无穷。
- 守此期勿失: 要守住这个原则不要失去。
- 善积有馀庆: 善行积累会带来好的回报。
译文
从先圣那里得到的明智教诲,它体现在普通人身上。从小学到老,我始终牢记着这些教导,直到白发苍苍也从未忘记。高某人亲身实践孝道和弟道,他在家供养父母。萧公(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或文化象征)强调了《尚书》中的“三德”:宽厚、谨慎和恭敬。他的举止庄重严肃,让看到他的人都会感到敬畏。他将这些话写在座位的旁边,作为警示自己的话语。他总是保持警惕和节制,从不浪费。他的行为准则是谨慎地使用财富。节俭可以避免浪费,避免不必要的奢侈和浪费。这些话不是空话,它们的含义深刻,让人深思,回味无穷。坚守这个原则,不要让它丢失。善行积累会带来良好的回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孝道和节俭美德的作品,通过描述一个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展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典范。作者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一个人如何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高尚的品质。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观念。整首诗既有对古代道德的回顾,也有对未来行为的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