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
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
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
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
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蒙。
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
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
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
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
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
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名句的意思,才能结合语境正确判断其表达的具体内容。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逐句翻译。
“兴癈本天运,辅成见人庸”,兴癈,兴起,振兴。本天运,顺应天命。辅成,辅佐成就。见人庸,见到的人平庸。这句大意是:振兴国家本是天命,辅佐成就的是平庸之辈。
“舆地久以裂,车书会当同”,舆地,指疆域;车书,指车舆和书籍,借指国土、政权。这句大意是:长久以来,国家疆域分裂;统一起来以后,国家车舆和书籍一定可以统一。
“先帝昔在御,如日行虚空”,先帝,指元朝皇帝蒙哥。这句话大意是:先帝曾经在世时统治天下,如同太阳行走于天空之上。
“六合仰照耀,一方顾颛蒙”,六合,古人认为天地四方谓之“四维”,合称“六合”。仰照,仰望。颛蒙,愚昧无知。这句大意是:天地四方仰望着日月的光辉照耀,一国之内却只有愚昧无知的百姓。
“授钺得人杰,止戈代天工”,授钺,授予兵权。得人杰,得到有才能的人。止戈,止息战争。这句大意是:授与兵权得到人才杰出之将。止息了战争代替上天制造的武器。
“铁马浮度江,坐收破竹功”,铁马,指战马披甲。度江,渡江南下。这句大意是:战马披甲渡过长江,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
“草木纷震动,山川变鸿蒙”,草木,这里指军队。震动,动荡。这句大意是:草木都动荡不定,山河也变得混沌不清。
“地利不复险,金城何足攻”,地利,地理环境。这句大意是:地理形势不再险峻,城池又有何足攻之处?
“市靡易肆忧,兵无血刃红”,市靡,通“市易”,容易。这句大意是:市场繁荣容易解除人们的忧虑,兵器没有鲜血染红也能取得胜利。
“孰能年岁间,伐国究始终”,谁能够一年之间,彻底平定敌国呢?这句大意是谁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平定敌国呢?
“老稚感再生,遗黎忘困穷”,遗黎,指流民。这句大意是:老幼都感受到再生的喜悦,流民也忘记了困苦。
“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不取,不夺取。这句大意是:回到家乡之后再也不去夺取什么,只骑上快马在北方疾驰而去。
“九域自此一,益见圣世崇”,九域,指全国。这句大意是:全国从此统一了,更加显示圣明时代的尊崇。
“大哉先帝仁,允矣丞相忠”,大哉,赞美词。先帝,指忽必烈。这句大意是:伟大的先帝的仁慈,确实啊丞相的忠诚。
“嗟我始弱冠,弗获拜此公”,嗟叹,感叹之意。弱冠之年是指男子二十而立,因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戴帽为成年礼。这句大意是我还没有二十岁的时候,不能拜见这个丞相。
“作颂歌元勋,因之写吾衷”,颂歌,歌颂帝王功德的歌曲。元勋,功勋卓著的大臣。这句大意是:创作赞颂歌来歌颂这些功勋卓著的大臣,因此写下了我的内心想法。
【答案】
(1)兴癈(兴盛)本天运(天命),辅成见人庸(平庸)。
(2)舆地久以裂(国家疆域长期分裂),车书(车舆和书籍)会当同(统一起来)。
(3)先帝(元朝皇帝蒙哥)昔在御(在位),如日行虚空(高高在上)。
(4)六合仰照耀(天下四方仰望着日月的光辉照耀),一方顾颛蒙(一国之内只有愚昧无知的百姓)。
(5)授钺得人杰(授予兵权得到人才杰出之将),止戈代天工(停止战争代替上天制造的武器)。
(6)铁马浮度江(战马披甲渡过长江),坐收破竹功(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
(7)草木纷震动(草木动荡不定),山川变鸿蒙(山河混沌不清)。
(8)地利不复险(地理形势不再险峻),金城何足攻(哪里用得上攻城)。
(9)市靡易肆忧(市场繁荣容易解除人们的忧虑),兵无血刃红(兵器不用流血染红也能取得胜利)。
(10)孰能年岁间(谁能在一年之内),伐国究始终(彻底平定敌国)。
(11)老稚感再生(老幼都感受到了重生的喜悦),遗黎忘困穷(流民也忘记了困苦)。
(12)归来一不取,匹马走北风(回到家之后再也不去争取什么)。
(13)九域自此一(全国从此统一了),益见圣世崇。
(14)大哉先帝仁(伟大的先帝的仁慈),允矣丞相忠(丞相确实忠诚)。
(15)嗟我始弱冠(感叹我还没有二十岁),弗获拜此公(不能拜谒这位丞相)。
(16)作颂歌元勋(创作赞颂歌来歌颂这些功勋卓著的大臣),因之写吾衷(因此写下了我的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