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僧有僧住江心,以色杀人凶且淫。
贪官若吏私其金,灭迹钜海无由寻。
安知冤魂痛不释,群然号诉众所觌。
尽诛凶俦冤始白,谁其白之捏古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原文如下:
有僧有僧住江心,以色杀人凶且淫。
贪官若吏私其金,灭迹钜海无由寻。
安知冤魂痛不释,群然号诉众所觌。
尽诛凶俦冤始白,谁其白之捏古伯。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有僧有僧住江心,以色杀人凶且淫。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个僧人住在江中心的情景,他以美貌诱人,用色相来杀人。”凶且淫”指的是他的行径既邪恶又荒淫。贪官若吏私其金,灭迹钜海无由寻。
注释:这里的“贪官”和“若吏”指的是一些贪污腐败的官员或官吏,他们私自占有了寺庙里的金银财富。”灭迹钜海无由寻”意味着这些赃物遍布于大海之中,无法被彻底搜寻干净。安知冤魂痛不释,群然号诉众所睹。
注释:诗人在问自己,那些无辜受害的灵魂们怎能不痛苦呢?他们的呼号之声是如此清晰,以至于连旁观者都能够听到。尽诛凶俦冤始白,谁其白之捏古伯。
注释:最终只有将这些罪行全部铲除,才使得冤情得以昭雪。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谁呢?诗人在最后留下了一个悬念,期待着有人能够为这件事澄清真相。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通过描述江心寺庙中的僧人利用色相杀人、贪官污吏侵占寺产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僧人的邪行与贪官的丑行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同时,诗人也通过呼唤能者来惩治恶人,表达了对正义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