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怜孤石,由来出四溟。
一峰支瘦骨,千穴见奇形。
空洞含天趣,巉岩毓地灵。
鳌移愁重负,龙擘带馀腥。
巧断惭群匠,神鞭谢六丁。
晴云时吐白,阴藓间书青。
花木恢馀地,琴书列广庭。
愿言题琬琰,珍重列图经。

【注】

  1. 四溟:大海。
  2. 支瘦骨:像人一样的山石,瘦弱而孤独。
  3. 天趣:自然的情趣。
  4. 阴藓间书青:苔藓在阴暗的地方也能生长出绿色。
  5. 珍重列图经:珍视并记录这些美丽的景色。
    【赏析】
    此诗为题咏奇岩的五言律诗,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奇岩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画卷。
    首二句“相对怜孤石,由来出四溟”,“怜”是爱怜的意思,诗人对奇石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奇石之所以受到诗人的喜爱是因为它从大海中诞生,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通过对奇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三、四句“一峰支瘦骨,千穴见奇形”,诗人通过比喻,将奇石比喻成人一样的存在,瘦弱而孤独。千穴是指奇石上分布着许多洞穴,每一处洞穴都充满了神奇的形态。
    五、六句“空洞含天趣,巉岩毓地灵”,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奇石的特点。奇石上的空洞仿佛是天地间的精华凝聚而成,而巉岩则孕育了大地的灵气。
    七、八句“鳌移愁重负,龙擘带馀腥”,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奇石比作神话中的大鳌和龙,它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带着余下的腥气。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奇石的担忧和感慨。
    九、十句“巧断惭群匠,神鞭谢六丁”,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谦虚与自谦之情。他认为自己虽然有才能,但与古代的工匠相比还有所不及,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十一、十二句“晴云时吐白,阴藓间书青”,“晴云”指的是晴朗的天气,“阴藓”则是指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出的藓类植物。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花木恢馀地,琴书列广庭”。“花木”指的是花草树木,“琴书”则是指书籍和音乐。这里诗人用花木和琴书来象征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精神世界。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也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整首诗以奇石为主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奇石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