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生凉飔,井梧响疏雨。
层轩临清池,宁知有秋暑。
盍簪得良友,高标宛霞举。
间时不易得,信是天所与。
挥毫总诗流,飞觞皆酒侣。
一醉能尽欢,百罚谅无恕。
慨彼松下坟,衣冠已尘土。
及时不为乐,他日虚延伫。
【注释】
林竹:指竹林。凉飔(sī):凉爽的风。疏雨:稀疏的细雨。
层轩:多层的高轩,即高楼。清池:清澈的池塘。宁知:哪知。秋暑:初夏的炎热。
盍簪(hé zhān):古时男子成婚,以簪为礼,故称“盍簪”,即盍冠。良友:好的友人。高标:高尚的节操。宛霞举:如霞彩升腾般美好。间时:不时。信,真是。
挥毫:挥笔。诗流:诗人。飞觞(shāng):飞杯饮酒。都:全。
一醉能尽欢:畅饮至醉方罢。百罚:一百次罚酒。谅无恕:当然不会宽恕。
慨彼松下坟:感叹那松树下已长满杂草的坟墓。衣冠:指死者的衣冠。已尘土:已经化为泥土。
及时不为乐:指不珍惜时间享乐。他日:将来。虚延伫:白白地盼望。
【赏析】
《和元衡园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当时,杜甫在秦州作官,与时任陇右节度使、同为朝廷重臣的元稹有书信往来,两人互相唱和,此诗即其中之一。这首诗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浑然一体。
首联描写园居之景,以林竹、井梧、清池等物象,写出了园居环境的清幽、宜人。颔联进一步描写,描绘出一幅高轩临清池的景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颈联由景及情,由对景物的感受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用典抒发人生感慨。尾联则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