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北郭门,暮登西郭山。
不见采薇人,倚松但何言。
凉风振林薄,密云翳冈峦。
凄凄鶗鴂鸣,心事如波澜。
举世不尚异,酺糟岂非难。
谅持独醒理,尚友三闾贤。

注释:

杂诗十首示宰献 其二

早晨走出北城外的城门,晚上登上西城外的山。

没有看见采薇的人,只能倚着松树叹息。

凉风吹动树林,密云遮住了山峦。

凄凉凄凉的《鶗鴂》鸟叫声,心中的事情就像波澜一样。

整个世界不崇尚奇异的事物,难道不是难办?

我能够保持独自清醒,仍然可以与屈原等贤人交友。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安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理想的失望,以及内心的孤苦、惆怅和不平之感。

首联“朝出北郭门,暮登西郭山”,描绘了李白一天的行程。早晨离开北城门外,傍晚登上西城墙上的山。这一动作描绘出了一种忙碌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不满。这种生活状态,让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也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

颔联“不见采薇人,倚松但何言”,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苦和惆怅。在这里,“采薇人”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他们常常选择山林为家,过着隐居生活。而“倚松”则是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然而,当作者看到周围的人们都在忙碌地生活时,他却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此,他只能默默地倚靠在松树上,感叹自己的身世无望。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颈联“凉风振林薄,密云翳冈峦”,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这里,“凉风”、“密云”都是自然景象,它们的存在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这里的“振”字用得非常生动,它传达了一种力量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的坚韧和执着。

尾联“凄凄鶗鴂鸣,心事如波澜”,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这里的“鶗鴂”是一种鸟类,它的声音常常被用来表达悲伤和愁绪。而“心事如波澜”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不安。这种波动和不安,源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智慧,也体现了他的个性和风格。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