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半蒲萄正熟时,累累满架紫金垂。
甘酸亦自能消渴,可惜相如早不知。
【注释】
蒲萄:葡萄。相如:指李延年。
消渴:口渴,这里指病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饱满的葡萄来比喻李延年的才艺,赞美了他的音乐才能;又用“相如”二字暗讽李延年因贪恋富贵而忘怀了国事,表达了对李延年既赞赏其才艺又惋惜其不能为国尽忠的复杂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以物喻人,借物抒怀。
夏半蒲萄正熟时,累累满架紫金垂。
甘酸亦自能消渴,可惜相如早不知。
【注释】
蒲萄:葡萄。相如:指李延年。
消渴:口渴,这里指病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饱满的葡萄来比喻李延年的才艺,赞美了他的音乐才能;又用“相如”二字暗讽李延年因贪恋富贵而忘怀了国事,表达了对李延年既赞赏其才艺又惋惜其不能为国尽忠的复杂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以物喻人,借物抒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名为《滕王阁序》。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plaintext 岧峣天柱峰,幽居如白泽。 形若神兽蹲,影类巨鳌立。 日出阳岸红,云归阴林黑。 讵非凿混茫,犹如神禹迹。 ``` 注释: - 岧峣:形容词,意为高耸、雄伟。 - 幽居:形容词,意为隐居、深居简出。 - 白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似虎而色白,常在水边生活。在这里,“白泽”指的是山峦的形态
【注释】 奖阜丛林:奖掖人才、栽培英才的地方。奖,推举;阜,高大;丛,聚集;林,树木聚集的地方。 沈沈青莲宇:浓密的青莲花覆盖着宏伟的寺庙。 隐隐闻疏钟:隐约可以听到稀疏的钟声。 桂殿荒藓碧:桂木的殿堂长满了碧绿色的苔藓。 兰阶落叶红:兰花的台阶上落满了红色的叶子。 水声出溪竹:从小溪边的竹子中传来水的声音。 石濑鸣寒松:石头上的小溪旁有冷松在发出响声。 东林:佛教语,指修行者所住的山林。 佳兴
铜盘夜月 铜质的盘,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铜盘,指古代的一种器皿,通常由金属制成,用来盛放食物或者酒水。夜月,指夜晚的月亮,通常用来形容月光的明亮。 译文:铜盘在夜晚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这首诗以“铜盘夜月”为开篇,通过描绘铜盘在夜晚月光下的明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麻姑承露盘,岁久化为石。 伊人同化去,留此知何日。 苔滋古迹深,露滴寒光白。
诗句释义: 1. 芳草世岂无,所贵忘忧难。 - 注释:世上哪能没有芳草,但最珍贵的是忘记忧愁。 2. 惟有北堂萱,庶可娱亲颜。 - 注释:唯有北堂的萱草,才堪用来娱乐双亲的脸庞。 3. 青青向阶庭,郁郁良可爱。 - 注释:茂盛地生长在台阶前院,真是美好可爱。 4. 只恐流序徂,秋风不相待。 - 注释:只是担心岁月流逝,秋风不会等待我们。 5. 晨昏登高堂,戏舞称寿觞。 - 注释
【解析】 此为咏物诗,借咏月洞天来表现仙人的超凡脱俗。首联写“月”之“清辉夜常满”,暗喻仙人修炼得道、功行圆满,其境地与尘世隔绝。颔联描写仙人炼丹处“云犹暖”,点明仙人已得正果,仙去人间。颈联“风篁如笙鸾,时时彩云断”以“风”“篁”“笙”“鸾”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仙境图,其中“风篁”即风中松梢上的竹叶,“笙鸾”指笙和凤凰,均用来形容风声美妙动听。尾联写仙人乘凤而去,留下一片空寂。全诗语言清新淡雅
【注释】 奇峰:奇丽的山峰,这里指山中的峰峦。碧若圭(guī):形容山峰的颜色像圭玉般碧绿。圭,古代的一种玉器。白如练:形容晴空中的云彩像白色的绢帛。溶溶雨:细密的春雨。霭霭(àiài):云气弥漫的样子。林中见:指树林深处隐约可见。浮风:和煦的春风。映花县:指花县的山光水色。甘棠:传说中的古木名,传说尧时为舜所伐。庭讼清:比喻政事清明。爽气令人羡:形容景色优美使人羡慕。 【赏析】
至治辛酉九日,与用平上人、纯仁茂才游西山福清寺有感 芳月忽已晏,赏心遂蹉跎。 薄言采秋菊,于彼南山阿。 杖藜古兰若,班荆多娑婆。 上方秋杪集,中秋白云多。 野果被清露,石竹缘长坡。 搔首徒延伫,怀人独行歌。 陈王布金地,蟋蟀鸣寒莎。 淡然释氏子,白首心匪他。 为予别三杰,玉石了不讹。 香坂有芳蕙,平池有高荷。 二者岂不美,如此日夕何。 注释: 1. 芳月忽已晏 - 美好的月份突然已经晚了 2.
白云精舍 在白云深处建造的精舍,幽静而清新,如同置身于仙境。 在苔藓覆盖的小径上漫步,可以隐约看到林中的树木和树叶。 空阶上的落叶堆积很多,深竹里传来书声的声音已经停止。 岚光翠绿,如流动的水波一般;炉烟袅袅,常常凝聚在一起。 凉风呼啸穿过长林,仿佛是弦乐发出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幽静的地方,如仙境般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精舍。这里的环境清幽,有白云,有小径,还有林中的树木和树叶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来看第一句:“我识颜别驾,风度修且闲。” 这里,“颜别驾”指的是诗人的朋友颜子忠,他是一位风度翩翩、闲适自在的人。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风采的欣赏和赞赏。 第二句:“近持五色笔,辉光动南蛮。” 这里的“五色笔”指的是诗人手中的笔墨,而“辉光动南蛮”则表达了诗人用笔墨描绘出的山水之美,能够震撼南方蛮族的心弦
这首诗是李白对杨子丞和李伯真的赞美,他们在乌石上避暑晚酌,欣赏美景。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同幕府杨子丞李伯真避暑乌石上晚酌天章台 - 注释:与在幕府任职的朋友杨子丞和李伯真一起在乌石山上避暑,傍晚时分在天章台上喝酒。 2. 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 - 注释:傍晚时凉爽地登上乌石山,在那里摆放酒席,举行宴会。 3. 日夕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 注释:太阳落山后,人们开始下山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野径穿云入翠微:指一条小路穿过云雾缭绕的山峦,进入了苍翠幽深之处。 - 山家茅屋掩柴扉(fēi):指山中的农家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门扇上覆盖着厚厚的柴叶。 - 扁舟独钓沧江上:指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一个人驾着小舟独自垂钓。 - 风雨满船犹未归:指尽管已经遭遇了风雨,但小船上的渔人却依然没有回来。 赏析: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注释: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郊,因诗人王之涣《送别》诗中有“停车作个留连计,又上寒山望故乡”之句,故名。 古寺萧条枕碧漪:萧条,冷落;碧漪,指清澈的水面。 几人泚笔好题诗:几个人挥毫写诗。泚笔,用笔沾酒。 客船也有钟声到,不是姑苏夜半时:客船也停泊在寺庙旁,听到寺庙里敲钟的声音,知道不是夜晚,因此知道不是姑苏的午夜时分。 赏析:此诗是王之涣的《送别》。首句“古寺萧条枕碧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晓发瓜州古渡头,好风半日到扬州”意思是:早晨从瓜洲渡口出发,顺风行船,半天就到了扬州。“晓发”,清晨起床;“瓜州古渡”,即今天的江苏仪征市的瓜州渡口;“晓发瓜州”,就是早上离开扬州城去江南地区。“好风”,指顺风,这里指水路顺风;“半日”是半天的意思,指船在江面上行了半天。“到”,抵达、到达
这首诗描绘了一树梅花,其美丽与高洁让人陶醉。下面是逐句的解析: 1. 枝头春雪莹芳樽:描述了梅花树枝上覆盖着如雪一样的白色花朵,这些白色的梅花在晶莹剔透的酒樽旁显得格外美丽。"枝头春雪" 指的是春天树上的积雪,"莹芳樽" 则形容雪花在灯光或月光照射下闪烁,增添了一份美感和神秘感。 2. 绰约冰姿袭醉魂:这两句赞美了梅花的姿态和气质,如同一位优雅的女子。"绰约" 一词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曼妙,而
【注释】 水光:水波。棹声:划船时桨击水面发出的声音。阿母:对年长妇女的敬称。哺儿:给婴儿喂奶,这里指母亲喂孩子。却笑:反而讥笑。世途:尘世的道路。骨肉:比喻至亲。苦分离:形容骨肉亲人离散的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母子情深的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渔家老翁捕鱼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母亲和兄弟姊妹的思念之情。 “水光不动棹声迟,阿母舟中坐哺儿。”这两句是写渔家老翁划动小船,在水上捕捞鱼虾
【注释】白衣:白色的衣服,这里指捕鱼人的装束。操舟:划船。西风:秋天的风。芦荻:芦苇。稚子:小孩;幼童。惊:惊动。滩水:急流的水。安流:平稳的水流。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渔人驾船捕鱼的画面,诗中写秋日,白帆红蓼,两岸芦荻,一派清丽景色,但渔父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全诗以“题捕鱼图”为题,实则是咏渔父不惧险滩、奋勇向前的精神。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出了渔夫那种敢于冒险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