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坊金碧近闾阎,阁道沈沈警夜严。
万石华䲔惊海兽,四檐铁凤语飞廉。
伤时我岂同昭谏,觅句师能及道潜。
一榻茶烟清梦熟,因思松瀑洒冰帘。
【注释】
晦日:阴历月末,即九月的最后一天。
张机仲同宿明庆亨会堂上人房是夜读罗昭谏诗:张机和张仲同住在明庆亨会堂,那一夜他读罗昭谏的诗。
宝坊:指长安城的街巷。
阁道:指官道。
海兽:海中动物。
四檐铁凤:指屋檐上的装饰物。
伤时:感叹国家多事之时。
道潜: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大诗人、文学家,有《归去来兮辞》,表现了作者不愿出仕、向往自然的生活情趣。
一榻茶烟清梦熟:指在茶烟袅袅中,诗人进入梦乡,梦见自己正在写诗。
松瀑:指瀑布,这里指瀑布流过的山涧。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在长安为官时的一首诗。张籍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阶级斗争非常激烈,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因此,张籍的诗作充满了忧愤和不满的情绪。此诗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写梦境。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感情充沛,富有时代特色。
首联“宝坊金碧近闾阎,阁道沈沈警夜严”描写了长安城的景象。长安城,又称京城,是唐代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繁华的城市。诗人从城门口开始写起,首先看到的是金碧辉煌的宝坊,这些宝坊都是用金子铺成的。接着又看到一条条深深的官道,这些官道都铺着石板路。晚上,人们都在这条官道上行走。
颔联“万石华䲔惊海兽,四檐铁凤语飞廉”描绘了长安城夜晚的景象。长安城晚上的景色也十分美丽。万石花䲔(zhù)在月光下闪闪发光,仿佛是一只大海中的怪兽;屋檐上的装饰物(如凤凰)发出悦耳的声音,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飞。
颈联“伤时我岂同昭谏?觅句师能及道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与当时的官员们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而他的老师陶渊明却能够写出好文章,这让他感到惭愧。
尾联“一榻茶烟清梦熟,因思松瀑洒冰帘”描绘了诗人的梦境。诗人梦见自己在茶烟袅袅之中,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正在写诗,灵感突然涌上心头。然后诗人想起瀑布流过的山涧。
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夜景,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