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水寒鱼尾赤,洞庭霜落树头红。
汉史丁公那及齿,陶诗甲子不书元。
诗句原文:
笠泽水寒鱼尾赤,洞庭霜落树头红。
注释与赏析:
- 词语释义:
- “笠泽” - 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 “水寒” - 描述湖水寒冷的景象。
- “鱼尾赤” - 指水中鱼尾因冷水而变红色。
- “洞庭” - 另一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 “霜落” - 描述天气寒冷,树叶上结满了霜。
- “树头红” - 指树上的叶子在霜降后变成了红色。
-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笠泽和洞庭湖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比“水寒”和“霜落”两个自然现象,以及“鱼尾赤”和“树头红”的色彩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季节交替带来的美丽景色和深刻感受。
翻译:
笠泽(Lì Zé)的水因寒冷而显得清澈透底,如同鱼尾般泛起了红色的光泽。洞庭(Dōng Tíng)岸边的霜花洒满枝头,使得原本已经美丽的风景更加绚丽多彩。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此诗由元代诗人钱惟善创作,钱惟善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的诗作却透露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美的热爱。他的作品往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