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持节欲何之,好是中原酣战时。
天远储闱淹岁月,云缠杀气傍旌旗。
渭川浪急舟行速,秦树阴深马去迟。
复命东藩还几日,风霜看取鬓成丝。

送路理问出使太原

戴良创作七言律诗赏析

《送路理问出使太原》,元末明初,戴良创作。这首诗描绘了路理问出使太原的旅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支持与期望。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作品赏析:

  1. 使君持节欲何之:“使君持节”指路理问身负朝廷使命,持节为信物,象征其身份尊贵与责任重大。“欲何之”即询问此行的目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期待。
  2. 好是中原酣战时:“中原酣战”形容中原地区战事激烈,人民饱受战争困扰。“好是”表示赞同或认可,说明诗人理解并支持国家统一战争的必要性。
  3. 天远储闱淹岁月:“天远”形容路途遥远,“储闱”可能是指皇宫禁城,暗示此次出行充满艰辛。“淹岁月”则表达了长时间远离家乡,等待任务完成的情绪。
  4. 云缠杀气傍旌旗:“云缠杀气”形容战乱带来的阴霾,“傍旌旗”则是说在战争中,军队旗帜常常飘扬于战场之上,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句通过描绘战场景象强调了战事的残酷。
  5. 渭川浪急舟行速:“渭川”指的是渭河,“浪急”描述了河水湍急的景象。“舟行速”则突出了乘船行进速度快的特点,反映出旅途中快速前进的喜悦与兴奋。
  6. 秦树阴深马去迟:秦树暗喻北方边陲之地,“阴深”形容树影浓密、天色渐暗。“马去迟”则表达了旅途中的艰难与不易。
  7. 复命东藩还几日:“复命”指完成任务后返回朝廷汇报,“东藩”指代东土或中原地区。这句反映了路理问结束使命后即将回到祖国的愿望。
  8. 风霜看取鬓成丝:风霜暗示了旅途中艰苦的环境条件和时间的流逝,“看取”表示观察或期待之意。“鬓成丝”则形象地描述了随着时间流逝,友人鬓角白发逐渐增多,表达了对其年岁增长的担忧与不舍。

戴良的《送路理问出使太原》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对国事忧虑的诗歌,更是一部饱含深情、关注民生的作品。通过对诗中关键诗句的解读和赏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还能进一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