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诗句释义:

  1. 登大牢山 - 描述了诗人登上大牢山的场景。
  2. 海上名山谁作邻 - 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海上名山的向往,它如同远方的邻居一般。
  3. 数峰高起自为群 - 描述山峰的高耸,如同众山峰聚集在一起。
  4. 林明夜见水底日 - 指在森林中,白天可以看见水下的日光。
  5. 浪动暮疑岩下云 - 当傍晚时分,波浪似乎在岩石之下流动,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6. 渺渺乾坤何处辨 - 表达了对广阔宇宙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7. 迢迢齐楚此中分 - 形容大牢山的位置在遥远的齐国和楚国之间,如同它们在这个空间中的分界线。
  8. 那堪回首东南地 - 表达了诗人对于东南地区的思念和留恋。
  9. 烽火连年警报闻 - 指在战争中,连续不断的警报声。

译文:
登上大牢山,海上的名山犹如远方的邻居般近在眼前。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一群山峰聚集在一起。夜晚,在树林中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日光。波涛在黄昏时分似乎在岩石之下移动,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广阔的天空和大地在心中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分辨。大牢山位于遥远的齐国和楚国之间,如同它们在这个空间中的分界线。无法忍受回首望向东南地区,因为那里传来了连绵不断的战争警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大牢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山峦的壮丽和自然的神秘。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战争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