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偶相亲。
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
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
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写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

首句“世乱何从托此身”,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迷茫。他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寄希望于乱世之中。

次句“荒城牢落偶相亲”,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景象。城市荒芜,人们相互依靠,生活艰难而艰辛。这里的“荒城”指的是战争后的废墟,而“牢落”则形容其荒凉破败的状态。同时,“偶相亲”也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相依为命的情况。

第三句“民情固洽初来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期人民的怀念之情。他认为,在和平时期,人民的生活安定,情感融洽。这里的“初来日”指的是战争结束或和平到来的日子。

第四句“兵气终悲乍见人”,描绘了战场上的悲壮氛围。虽然士兵们英勇无畏,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是无法避免的。这里的“乍见人”意味着突然看到熟悉的人,可能是因为士兵久别重逢而激动不已。

第五句“钜鹿郡连来羽檄”,描述了战乱时期官府文书的频繁。钜鹿郡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地区,战乱期间不断有文书往来,传递着战事的消息。

第六句“穆陵关近起烽尘”,描绘了战火逼近边疆的紧张局势。穆陵关是边境的重要关口,战火蔓延到这里,预示着战争的加剧。

第七句“携家避地头俱白”,表达了诗人和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到处漂泊的无奈。这里“白”可能是指头发变白,象征着年华老去和生活的艰辛。

最后一句“寇至更堪消息真”,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当敌人来袭时,他们更加难以得到准确的信息,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和无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和人民的生存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人们的无奈与艰辛,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深感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