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上住三年,每忆僧中有皎然。
路远梦凭蝴蝶去,江空信断鲤鱼传。
问人尽说山藏寺,卓锡应知地涌泉。
未得青鞋沧海上,烧香来看散花筵。

【注释】

蒲庵:僧名。三首:指《次蒲庵长老》。次:跟随、追随,这里表示敬仰之意。

①鸳鸯湖:即鸳鸯池。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隅。

②皎然:唐代诗人,姓谢,字清昼,世称皎然和尚,与颜真卿、灵澈交游,为诗派中大手笔。

③路远梦凭蝴蝶去:意谓身随蝶而飘然远去。

④江空信断鲤鱼传:意谓书信断绝,不能通达。

⑤问人尽说山藏寺:意谓向人打听,都说山中有一座寺庙。

⑥卓锡:僧人结印于锡杖上。应知:应当知道。

⑦青鞋:僧人穿的鞋。沧海:大海。此句意为:未得到一双青鞋就到大海上去了。

⑧散花筵:佛教仪式中的法会,设坛说法,讲唱佛经,以供佛前鲜花之用,故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随蒲庵老僧游览西湖的所见所感。诗人把蒲庵老僧作为“师”,把自己视为“徒”。全诗通过追忆蒲庵老僧的行踪,表现了诗人对蒲庵老僧的崇敬之情和追随之诚,表达了自己渴望结交蒲庵老僧,学习其高尚品德和丰富学识的愿望,以及自己追求自由、向往山林生活的情怀。

首联写诗人追随蒲庵老僧三年时间,其间有一段极为美好的回忆。作者与蒲庵老僧相识于杭州西湖之畔,此后三人同游西湖。“鸳鸯”两字形容湖面如鸳鸯戏水般美丽动人;“住”字则表明诗人在蒲庵老僧处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僧中有皎然”,是说在蒲庵老僧身边,有许多像皎然那样杰出的僧人。“每忆”,表明这是诗人常有的想法,而“僧中有皎然”则是诗人常常怀念的对象。

颔联写蒲庵老僧离去后,诗人依然念念不忘。“路远梦凭蝴蝶去”,“路远”说明蒲庵老僧离开得太远,而“梦凭蝴蝶去”则表明蒲庵老僧留给诗人的印象太深,以至于诗人夜夜做梦都在追随他而去。“江空信断鲤鱼传”,是说自从蒲庵老僧离去之后,信使都断了音信。这两句是诗人对蒲庵老僧离别后生活状况的推测和想象,也是诗人思念蒲庵老僧的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反映了蒲庵老僧当时的生活状况。

颈联直接写蒲庵老僧的住处。“山藏寺”是指蒲庵老僧住在山中寺院里,而“地涌泉”则是指蒲庵老僧居住的环境非常幽雅,四周环绕着泉水。

尾联写蒲庵老僧的行踪。“未得青鞋沧海上”,意思是说至今还没有得到一双青鞋子就来到大海之中,这是说蒲庵老僧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居住;“烧香来看散花筵”,则是指蒲庵老僧的行踪难以捉摸。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郁的禅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