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矶头惜袂分,京华回首又离群。
十年南北两为客,万里中间一见君。
访旧眼前星落落,惊新鬓底雪纷纷。
归时莫过临邛令,应有王孙识赋文。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全诗以惜别、思归为主调,情深意长,辞藻华丽,用典精当,意境幽远。

“黄鹤矶头惜袂分”,诗人送别好友吴子高时,站在黄鹤矶头,依依不舍。黄鹤矶位于湖北武昌,汉阳龟山与黄鹄山之间。《江夏记闻》记载:“黄鹤楼在黄鹄山之阴,昔道士费长房于此学道,后乘鹤而升仙”。这里黄鹤矶即指黄鹤山。“惜袂”,谓分手时不忍相握,挥手告别。“袂”,衣袖。“京华”,泛指南都(今南京),借指京城洛阳。“回首”,回头顾盼。诗人与好友分别之际,回首京城洛阳,又见故人,无限感伤之情油然而生。“十年南北两为客,万里中间一见君。”诗人说:你我二人,十年来或南或北地辗转奔波,今天终于在此一聚,真是相见恨晚。“十年”一句,点明两人的交往不浅,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南北”,指东、西。“万里”,指千里。“为客”,寄居他乡,客居他处。“中间”,指两地之间。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深切同情。

“访旧眼前星落落,惊新鬓底雪纷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朋友面前叙旧话旧,只见老朋友稀疏稀少;忽然看到新交之人,白发丛生,如雪花般纷纷飞落。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将朋友见面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星落落”,“星”在这里是虚指,表示朋友稀少。“惊新鬓”,意思是见到朋友,感到惊喜,因为多年未见,故见其发白而感到惊异。“纷纷”,形容头发多且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人写自己“惊新鬓”,是因为想到当年与友人相聚时,双方都是青春年少,而此时自己却是老迈不堪,不禁感慨万千。

“归时莫过临邛令,应有王孙识赋文。”“归时”指诗人离开之时。“临邛令”,临邛县令,在今四川邛崃县。临邛县令姓王,诗人称其为王孙。“王孙”,指王侯贵族之子。“赋文”,指写文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希望你回到家乡之后,能够当上临邛县令;那时,你一定还记得我这个老朋友吧!“王孙”、“赋文”这两个词语都富有典故色彩,前者暗指东汉时期的司马相如,后者则暗指《离骚》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句。这两句诗既是祝愿也是自谦,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诗人自身的谦虚谨慎。“应知”,就是应该知道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二句,诗人送别好友吴子高时,站在黄鹤矶头,依依不舍。黄鹤矶位于湖北武昌,汉阳龟山与黄鹄山之间。《江夏记闻》记载:“黄鹤楼在黄鹄山之阴,昔道士费长房于此学道,后乘鹤而升仙”。这里黄鹤矶即指黄鹤山。“惜袂”,谓分手时不忍相握,挥手告别。“袂”,衣袖。“京华”,泛指南都(今南京),借指京城洛阳。“回首”,回头顾盼。诗人与好友分别之际,回首京城洛阳,又见故人,无限感伤之情油然而生。“十年南北两为客,万里中间一见君。”诗人说:你我二人,十年来或南或北地辗转奔波,今天终于在此一聚,真是相见恨晚。“十年”一句,点明两人的交往不浅,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南北”,指东、西。“万里”,指千里。“为客”,寄居他乡,客居他处。“中间”,指两地之间。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长期漂泊在外的深切同情。

颔联二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朋友面前叙旧话旧,只见老朋友稀疏稀少;忽然看到新交之人,白发丛生,如雪花般纷纷飞落。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将朋友见面的情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星落落”,“星”在这里是虚指,表示朋友稀少。“惊新鬓”,意思是见到朋友,感到惊喜,因为多年未见,故见其发白而感到惊异。“纷纷”,形容头发多且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人写自己“惊新鬓”,是因为想到当年与友人相聚时,双方都是青春年少,而此时自己却是老迈不堪,不禁感慨万千。“归时莫过临邛令”,临邛县令是古代地名,临邛县令姓王,诗人称其为王孙。“应知”,就是应该知道的意思。“应有王孙识赋文”,王孙指的是王侯贵族的儿子,他们往往有学问,所以诗人希望朋友回去之后能成为临邛县令的贤才,同时也希望朋友不忘自己这个曾经一起求学的朋友。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希望你回到家乡之后,能够当上临邛县令;那时,你一定还记得我这个老朋友吧!“王孙”、“赋文”这两个词语都富有典故色彩,前者暗指东汉时期的司马相如,后者则暗指《离骚》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句。这两句诗既是祝愿也是自谦,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现了诗人自身的谦虚谨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