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题为《感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注释:湘山,指湖南省境内的山脉,这里借指作者所处之地。晴色远微微,形容天气晴朗,但远处的色彩却显得有些模糊不清。整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作者独自站在江边,看着远处朦胧的湘山景色,心中感慨万千。
赏析:这句诗通过“晴色”与“微微”两个词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尽日江头独醉归”表达了作者在这一天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第二句:“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注释:两关,这里指的是古代的军事关隘。露布,古代的一种文书,用来发布军令或战报。三殿,指皇帝的三个宫殿,即中宫、东宫、南宫。垂衣,指皇帝不亲自处理政事,而是委托给大臣处理。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朝廷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他看不到前线的军事动态,也听不到朝廷的决策声音,只能从侧面了解到一些情况。这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挫败感,使得作者的心情变得沉重。

第三句:“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注释:边筹,指边疆的筹谋策略,比喻军事战略或对策。中下,指平庸无奇,没有突出的表现。朝论,指朝廷上的议论,通常指舆论或者政治观点。是非,指好坏、正确与否。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军事策略的看法。他认为自古以来,边筹从未有平庸无奇者,而朝廷上的议论却时常出现好坏、正确与否的问题。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风气的失望。

第四句:“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注释: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平沙,平坦的沙滩。秋草,指秋天的草地。乱,形容词,形容草长得非常茂盛,杂乱无章。白鸟,指白色的鸟儿。避人飞,指避开人们飞行。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夕阳下的沙漠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白鸟避开人飞的画面,更是增添了几分孤独和无助的感觉。

综合赏析:李益的《感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政治现象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