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当归日,登楼思惘然。
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
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
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

山楼夕照

【注释】山楼:指山中小楼。归日:落山的太阳(夕阳)。

登楼思惘然:站在楼头眺望,心绪茫然不知所措。

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溪边的云雾随着下雨而变得潮湿,秋风中的树叶因霜降而变白。

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傍晚时分,鸟儿在湖边的树上栖息,人们乘着月光下的船只归来。

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秋天的微风带着客子的泪水,却无处寄放。“啼鹃”指杜鹃,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啼鸣的杜鹃鸟。

【赏析】

此诗为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高山之巅,放眼远望,但见夕阳西沉,归鸿南飞,心中顿生无限感慨。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转笔写人,尾联抒情。全诗意境开阔,情调悲凉。

首联以“归”“望”二字起兴,点出题旨。“远望当归日,登楼思惘然。”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登高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怀。“归日”即夕阳,是一天之中最易使人感到伤时惜别的时刻。“登楼思惘然”,则表明了作者此时的情绪:登高远望,思绪万千,怅惘不已。这里,一个“思”字,道出了作者的心境。

颔联“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二句,进一步描写了景色,烘托了情绪。溪边的云彩被雨水打湿,秋风中的落叶在寒霜之前落下。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触觉的描绘,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秋天的景象。其中,“溪云”与“风叶”都是自然之物,它们在诗人眼中显得异常美丽。然而,这种美丽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深深的忧郁之情。

颈联“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二句,则是写人的归途。傍晚时分,湖畔的小树林里传来了鸟儿归巢的声音;而在月色朦胧的湖面上,人们乘着小船归来。这两句诗,通过听觉与视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在这里,诗人似乎已经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生命的安宁与美好。

尾联“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二句,则是写自己的内心感受。秋风萧瑟,吹得诗人泪水涟涟;然而,在这寂静的夜晚,他无处寄托自己的哀愁。这两句诗,通过声音与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游子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