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桃溪锦浪平,采莲船起棹歌声。
隔江儿女频相问,几度经年寄远情。
【注释】:
花发:花开。桃溪:即桃花溪,在今安徽歙县。锦浪:指江面上的水波像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平缓地流动着。棹歌:船桨划水的声音。几度经年:几年来。寄远情:寄托远方的深情。
赏析:
此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日采莲时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
下片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花发桃溪锦浪平,采莲船起棹歌声。
隔江儿女频相问,几度经年寄远情。
【注释】:
花发:花开。桃溪:即桃花溪,在今安徽歙县。锦浪:指江面上的水波像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平缓地流动着。棹歌:船桨划水的声音。几度经年:几年来。寄远情:寄托远方的深情。
赏析:
此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日采莲时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
下片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夏涨:夏天涨潮。即事:眼前发生的事情,指涨潮时的情形。 烟波:水汽弥漫的样子,形容江水浩渺。十里:形容江面广阔。晓风:拂晓的微风。飘:轻轻吹过。杜若:一种草名,又名“泽兰”。洲前:江中的小岛。暑气消:炎热的暑气消失。眼底阴晴:眼前的景象变幻无常。今古事:古今之事,泛指历史事件。渡江:渡过江河。楚魂:屈原的魂魄。招:吸引、召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涨潮景色的诗。首句写烟波浩渺的长江
山楼夕照 【注释】山楼:指山中小楼。归日:落山的太阳(夕阳)。 登楼思惘然:站在楼头眺望,心绪茫然不知所措。 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溪边的云雾随着下雨而变得潮湿,秋风中的树叶因霜降而变白。 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傍晚时分,鸟儿在湖边的树上栖息,人们乘着月光下的船只归来。 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秋天的微风带着客子的泪水,却无处寄放。“啼鹃”指杜鹃,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化为啼鸣的杜鹃鸟。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文章节操旧家声,世代相传共有名。 - 解释:文章的气节和道德是家族的传统,每一代都以此为荣。 - 译文:文章的精神和节操是家族传承的标志,历代都有这种名声。 2. 碧玉楼边萱草长,楚云台畔蓼莪生。 - 解释:在美丽的碧玉楼旁边,萱草生长茂盛;在楚国的云台上,蓼莪(一种野草)也繁盛地生长。 - 译文:在翠绿色的碧玉楼旁,萱草茁壮成长,楚地的云台之巅,蓼莪也郁郁葱葱。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好友何柏友进入都城并寄给张元均明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笑看壮游事,不染离愁柳色。 大笑相看事壮游,不将柳色动离愁。 这里的“笑看”意味着对友人进入都城的欣喜和期待,而“柳色”则暗指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生机勃勃和离别时的伤感。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即将离开京城的祝福,同时希望他能够在都城里有所作为,不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好书可读开千卷,国士须寻第一流。
注释: 暮雨空江自渺茫,美人犹隔在潇湘。 相思望断南来雁,夜短犹悬秋梦长。 译文: 暮雨洒落,江面空空荡荡,远方的美景也显得模糊不清;美人依旧被隔绝在遥远的潇湘之地。 我满怀相思之情,望着飞过的大雁,期待它们能够带来远方的消息;然而夜晚如此短暂,我的思念却如同秋日的长梦一般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雨景和孤雁南飞的景象
金山寺塔顶留题 风急乘舟破浪来,寺僧邀上最高台。 云拖香阁浮空立,月照琼花入镜开。 山势古今长作柱,潮声日夜似闻雷。 登临正喜思乡望,况值新秋一雁哀。 注释: - 风急乘舟破浪来:形容海上的风很急,船在波浪中破浪前行。 - 寺僧邀上最高台:寺庙里的僧人邀请诗人登上最高的平台。 - 云拖香阁浮空立:形容云彩仿佛把一座座香阁拖在了空中。 - 月照琼花入镜开:月光照亮了如同琼花一般美丽的花朵
夏涨即事 长天遥见晚虹开,烟雨桐江上钓台。 莫向迷津争问渡,钱塘应有怒潮来。 注释: 1. 夏涨:夏天涨水。 2. 长天遥见晚虹开: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一道晚霞中的彩虹。 3. 烟雨桐江上钓台:烟雾蒙蒙的桐江边,有一位人在垂钓台上。 4. 莫向迷津争问渡:不要在迷茫的地方询问渡口在哪里。 5. 钱塘应有怒潮来:钱塘江一定会有愤怒的潮水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
【注释】: 花发:花开。桃溪:即桃花溪,在今安徽歙县。锦浪:指江面上的水波像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平缓地流动着。棹歌:船桨划水的声音。几度经年:几年来。寄远情:寄托远方的深情。 赏析: 此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日采莲时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 下片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强解莱衣别故园,白云南望几烟村。 西风忽遇堂前燕,报道三秋尽倚门。 译文: 强行解下身上的莱衣(指为官的服饰),告别了故乡的庭院,远远地眺望着几座被烟雾笼罩的小村庄。忽然间,西风中遇到了堂前的燕子,它们飞过院落,好像在告诉人们:一年即将过去,又一个寒冷的秋天就要来临了
注释: 暮雨空江自渺茫,美人犹隔在潇湘。 相思望断南来雁,夜短犹悬秋梦长。 译文: 暮雨洒落,江面空空荡荡,远方的美景也显得模糊不清;美人依旧被隔绝在遥远的潇湘之地。 我满怀相思之情,望着飞过的大雁,期待它们能够带来远方的消息;然而夜晚如此短暂,我的思念却如同秋日的长梦一般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相思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雨景和孤雁南飞的景象
夏涨即事 长天遥见晚虹开,烟雨桐江上钓台。 莫向迷津争问渡,钱塘应有怒潮来。 注释: 1. 夏涨:夏天涨水。 2. 长天遥见晚虹开: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一道晚霞中的彩虹。 3. 烟雨桐江上钓台:烟雾蒙蒙的桐江边,有一位人在垂钓台上。 4. 莫向迷津争问渡:不要在迷茫的地方询问渡口在哪里。 5. 钱塘应有怒潮来:钱塘江一定会有愤怒的潮水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
注释: 强解莱衣别故园,白云南望几烟村。 西风忽遇堂前燕,报道三秋尽倚门。 译文: 强行解下身上的莱衣(指为官的服饰),告别了故乡的庭院,远远地眺望着几座被烟雾笼罩的小村庄。忽然间,西风中遇到了堂前的燕子,它们飞过院落,好像在告诉人们:一年即将过去,又一个寒冷的秋天就要来临了
【注释】 夏涨:夏天涨潮。即事:眼前发生的事情,指涨潮时的情形。 烟波:水汽弥漫的样子,形容江水浩渺。十里:形容江面广阔。晓风:拂晓的微风。飘:轻轻吹过。杜若:一种草名,又名“泽兰”。洲前:江中的小岛。暑气消:炎热的暑气消失。眼底阴晴:眼前的景象变幻无常。今古事:古今之事,泛指历史事件。渡江:渡过江河。楚魂:屈原的魂魄。招:吸引、召唤。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涨潮景色的诗。首句写烟波浩渺的长江
江村晚步 散步出门去,行行怯晚风。 隔溪多浣女,前棹一渔翁。 返鸟依林密,微云绕岭蒙。 我游亦已久,归去与谁同。 【注释】 1. 散步:慢慢走。 2. 怯:害怕,畏缩。 3. 浣:洗。 4. 棹:船桨。 5. 反:飞回,归来。 6. 依:靠近。 7. 密:茂盛的样子。 8. 蒙:遮盖。 9. 游:游玩。 10. 久:久违,很久了。 11. 归去:回去。 12. 与谁同:和谁一起。 【译文】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惠州时。首联以“江流不可复”起兴,暗含着诗人被贬后心情的悲凉和无奈。颔联承上启下,既点题又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之情。颈联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他想要寻访古今之事,却只能作一次浪荡江湖之游,所以用“自太平”表达出他的无奈。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末句中“笙歌”一词,不仅表现了岭南地区歌舞盛行的情况,也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乐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