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谷新裁六尺形,半含宫徵半扶行。
吹时只恐成龙去,策处常疑作凤鸣。
挂壁影怜秦女瘦,敲门音合舜《韶》清。
月明拄向仙坛上,同和钧天奏九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箫杖    
嶰谷新裁六尺形,半含宫徵半扶行。    
吹时只恐成龙去,策处常疑作凤鸣。    
挂壁影怜秦女瘦,敲门音合舜《韶》清。    
月明拄向仙坛上,同和钧天奏九成。    

注释

  1. 嶰谷新裁六尺形: 嶰(xiāo)指的是竹制的箫,嶰谷指竹筒,新裁则意味着刚刚制作完成。六尺形可能是指箫的长度或形状。
  2. 半含宫徵半扶行: 宫徵是一种古代音乐的调式,这里形容箫的声音既有宫廷的庄重又不失流畅。半含则表明声音有节制地包含在内,而半扶行则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3. 吹时只恐成龙去: 这句话中的“成龙”可能是对凤凰的一种比喻,暗示当箫声响起时,仿佛凤凰振翅高飞。龙去则表示箫声如同龙般壮观、有力,但也可能隐含着箫声过于响亮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龙的消失。
  4. 策处常疑作凤鸣: 这里的“策”可能指的是指挥、引导的意思。凤鸣则是凤凰发出的声音,这里用凤鸣来形容箫声的美好与和谐。常疑则表示这种和谐之音常常使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凤凰在鸣叫。
  5. 挂壁影怜秦女瘦: 秦女指秦代的美女,这里可能是指箫的影子在墙上投射出的轮廓。影怜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喜爱或同情,秦女瘦则形容影子纤细,可能是因为箫身细长。
  6. 敲门音合舜《韶》清: 舜《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作品,此处可能是指箫声与《韶乐》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清新、纯净的音乐效果。
  7. 月明拄向仙坛上,同和钧天奏九成: 月明指的是月光明亮,仙坛上则暗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箫声伴随着月光在仙境般的地方演奏《九成宫》,即古琴曲《广陵散》的一部分。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把新制作的箫以及其演奏时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既古典又富有诗意的艺术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箫、凤凰、秦女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音乐之美。通过对箫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和谐音乐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