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重叠树微茫,回首清源道路长。
僧屋数椽临野水,人家一半住山乡。
龙归洞口云烟湿,麝过林间草木香。
随处停骖问民俗,不知归鸟背斜阳。
【注释】
交城道中:指经过交城的山间小道。
峰峦:山峰。
重叠:重重叠叠,形容山势连绵不断。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清源:地名,位于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西南。
僧屋:僧人的房子。
数椽(ruán):几根木椽。
野水:山间的溪流。
人家一半住山乡:有一半人家居住在山区。
龙归洞:形容云气缭绕如龙回洞。
麝过林:麝香的气味飘过树林。
随处停骖(cān 前字读qian)问民俗:随意停车询问当地风俗民情。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的景色及所闻的物象,表达了他游历山水,领略自然之美的喜悦之情。
前四句写山中景致和旅途感受。首句“峰峦重叠树微茫”,描绘出层峦迭嶂、树木苍茫的自然景象。第二句“回首清源道路长”,写出了诗人回顾清源路时的感受。第三句“僧屋数椽临野水”,写出了诗人在山路上见到的寺庙及其周围的环境。第四句“人家一半住山乡”,则写出了诗人在山路上看到的一半人家居住在山里的景象。这四句通过写景,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表达出来。
后四句写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闻。第五句“龙归洞口云烟湿”,描写山中云雾缭绕,犹如龙飞腾回洞的情景。第六句“麝过林间草木香”,描写麝香的气味随风飘过树林,给山林增添了香气。第七句“随处停骖问民俗”,表明诗人在山路上随时停下车辆,向路人询问当地的风俗民情。第八句“不知归鸟背斜阳”,写出了归鸟背朝阳而归的情景,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风景的描绘和对当地风俗民情的了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